股权分置试点最近纷至沓来。伴随着不能承受之重,原本弱不经风的股市指数节节溃退,投资者信心极度匮乏,中国股市又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
本次的股权分置试点,是在沸沸扬扬的讨论中隆重推出的。有人鄙视,认为是全流通的翻版,是7000万股民自中国股市诞生以来,经过股市这个大染缸的“二次溢价”截流后,又一次面临浩劫的开始;也有人欢呼,似乎揪住了目前股市的万恶之源,并已找到了走出股市迷宫的路径。
笔者没有心情去判定两者的是非,而更关心铁案如山的事实,即中国股市自诞生14年来,7000万开户的股民为股市投入了24500亿元,但经过股市的洗涤,大量真金白银都消失在繁杂的中间环节。张卫星先生的股民资金分配器表明,14年间,国家从中征收印花税收入2100亿、券商收取佣金手续费2100亿元、申购主力资金洗劫6000亿、各种黑庄主力洗劫2000亿……最后,到达上市公司这个层面上运用的资金实际只有8500多亿!而流通股股东在这场哑吧吃黄连的游戏中个个都被剥得成了皮包骨头。
中国股市制度的设计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如今问题出来了,我们不应只埋怨这埋怨那,而应积极地面对。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良心无愧的态度,是否可以给已经被剥得成了皮包骨头的流通股股东以一定的人道?
别再提全流通啦!全流通是“不通”的死路。道理很简单,价格只认识供应和需求,无端地大幅度增加供应,价格之舟(船舱里挤满流通股股东)不坠落才怪!弄不好就是触礁坠毁!
其实,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16世纪就在英国出现的优先股制度就是我们不错的选择。国内也早有专家学者提出过这种模式。笔者十分赞同这一思路!
关于非流通股转优先股的模式,可以在不损害非流通股数量的情况下,消除“一股独大”的弊端,摆脱大股东的非正常干预,实现治理结构的规范化,使上市公司走上规范健康的发展之路。
初看此转化模式是牺牲非流通股利益去满足流通股的办法。其实,站得更高的层面上看这个问题,无非是非流通股一方对可怜的流通股东迟到的补偿。凭什么在游戏规则中,流通股股东就必须永远吃大亏?
看看萨切尔夫人的魄力,我们的管理层,你不汗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