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骂毛主席原文 茅于轼情怀



“有人用智识启蒙世界,有人用道德感召世界,先生两者皆有大为。”来自茅于轼学生的评价与他这几年遭受的质疑很不匹配,由此可以看出社会转型时期的结构性矛盾和扭曲的市场心理。

 茅于轼骂毛主席原文 茅于轼情怀

    □本刊记者 吴小曼/文

  不能说,非要说;不能做,非要做,经济学家茅于轼这几年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他几乎在房地产、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遭遇炮轰,但他依然故我,并身体力行着“替穷人办事,为富人说话”的主张,即使是他的对手,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品格端方令人敬重的人,正因为如此,他的“不识时务”也让某些人头疼。

  黄金时代的幸福

  说好30分钟的采访时间,结果聊了差不多1个小时,就在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说的“议政厅”茅于轼先生的家中。房子已很破旧,这里却是上世纪80年代“黄金时代”青年经济学者共同的精神家园。张维迎说他的很多观点,就是在这里被激发出来的。物换星移,当年他们中绝大多数已经从商或者从政,不再从事经济理论和改革政策研究,而作为长者的茅于轼,却在坚持最初的理想。

  “在南沙沟小区,一住就是30年。”与外界的变化相比,老人的内心却很平静。这期间很多人已经换了大房子,买了豪车,茅于轼还住在这个简易但温馨的房子里,只是不再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城里飞奔。

  翻动书页的沙沙声,窗外行人的脚步声,使午后的书房显得格外静谧。夫人说先生的耳朵已不好使,你要说大声点。可我总怕打扰他的思考,每说一句话他都要沉思,然后简洁地作答,带着谦恭的微笑。

  说起四川地震有人冒茅于轼大名在网上发表“纳粹都不如”的文章,他也只是好奇地问问“真的吗,说明言论的空间还不够大。”夫人却有些为他担心,“是不是有人要故意嫁祸于你,说你不喜欢政府。”

  可见集体记忆很难从这一代人身上抹去,夫人对曾经的遭遇还心有余悸,茅于轼说现在已经好多了,即或是说了政府不好的话,也不会被随意划成右派。

  对过往岁月,茅于轼说你们年轻人没经历过,不会有什么印象,对他们却不一样。他多次挨整、甚至划成右派,这可能是他坚持“市场经济”的原因。

  “以前历次运动搞‘阶级斗争’,彻底把富人打倒了,这下好了,中国没有一辆私人小汽车,大家不敢当富人,当了富人不能入党,孩子不能上大学,不能参军。富人在当时成了被歧视的对象,结果就变成穷人国了。”

  1979年,茅于轼提出“择优分配原理”,被学界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茅老则谦虚地说他没接受过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他的经济学就是悟,全是从生活中悟出来的。

  张维迎说他1982年看完《择优分配原理》,兴奋地给先生写了一封信,说谢谢您帮我们指出了现代经济学的宝藏在哪里。

  夫人说,茅于轼特别喜欢学习,他从年轻人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当年体改所的张维迎、张敢明、宋国青等青年学者一有时间就到茅家,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他们称茅于轼的书房为“议政厅”,茅于轼不仅从专业,也从做人上影响着这批人。

  张维迎回忆说,一次他与体改所的同事约好在茅于轼的书房见面,宋国青却没有来,当时通讯不发达,年过半百的茅于轼竟骑了好几个小时的车,找到宋国青的宿舍,然后又骑车回来。其时宋国青正读《居里夫人传》,有感而发,说有一天,我要给茅先生作传,一定要用上这句话:有人用智识启蒙世界,有人用道德感召世界,先生两者皆有大为。

  富人创造了财富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学生眼中为人为文都无可挑剔的人,近年来却因为房地产、公共保障领域的言论挨骂,甚至遭受道德上的质疑。专栏作家薛涌就指责茅于轼,“为富人说话,是收了他们的好处。”

  问他觉得冤不冤?他笑笑说,“有什么冤的,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给你所爱的人自由,那是民主,给你不爱的人自由,那是宽容。”他知行如一,明知很多话说出去要遭人恨,可他还是要说,既要让自己发出独立的声音,也允许别人说话的权利。

  茅于轼在公开场合说,也在非公开场合表达他的观点。他说在中国当一个企业家非常不容易,他们除了纳税,还要做其他的事。比如与政府勾结,这是中国的现实,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就无法生存,这归根结底还是体制的问题,不是企业家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为企业家做事,为穷人说话,天然具有道德上的优势和个人好处,而我偏要为穷人做事、为富人说话,后果就是既没有好处还会带来骂名。”

  作为市场经济学家,专业素养要求他们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所以茅于轼说,“是企业家创造了财富,是他们通过把劳动、市场组织起来、通过资源优化组合,才创造了财富。”

  “中国的财富靠企业家,不是工人、农民。”这显然会犯众怒,在西方会犯“政治不正确”的错误,可茅于轼还依然故我,得到的板砖不少,好在他不上网,博客也是别人维护。

  经济学家张维迎说“上不媚强梁,下不阿群众——乃真学者。”学者就应该从专业角度提供科学解释,而不应该根据大众的喜好做哗众取宠的事,不然就成了商人。

  分裂型经济学家?

  茅于轼反对“经济适用房”,赞成“春运涨价”、“高校提高学费”,无疑都是遵循市场经济学原理,赞成他的人说经济学家不是伦理学家,可能会被口水淹没,却要讲真话,提供理性分析。

  反对他理论的人说,中国市场早就是伪市场,殊不知铁路已是垄断行业、中国高校并没有市场化、房地产业存在大量腐败,当大众要求政府对这些行业加以限制时,这些市场派经济学家还在呼吁“用市场化手段调节”。

  有评论家评价说,市场派经济学家在中国现实面前容易陷入“脸谱化”的劣势中,因为很多问题不是靠涨价或者降价,就能完成调整,这可能与转型期分裂的市场、扭曲的价值观有关。

  而经济学家无疑是分裂型市场的代表,但他们在中国改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绝不会被淹没。当社会冷静下来后,也就是社会的主要结构性矛盾解决之后,他们会得到理性的评价。

  除了情绪化的板砖,茅于轼的理论对手对他身体力行的实践还是不得不佩服。比如他创办“扶贫基金”、创办富平保姆学校、在北京为民工提供小额贷款等。都是他为“穷人做事”的具体体现。

  用他夫人的话说他是真正的爱人,“对国家的爱、对人民的爱、对家庭的爱,哪一样也不少,所以他批评政府。为穷人做事,无非是想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这显然又超越了一个经济学家的范畴,更像一个浪漫的人文学者,带着理想主义者的冲动。他说他突然发现“财富多了,社会问题却严重了,显然经济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近年他把研究的视野拓展到“自由主义”、“人权思想”、“政治改革”等更宏大的主题。

  给所爱的人自由

  “每天早上6点起床,然后读书、写作、思考。”夫人说他的工作强度比年轻人还大。茅老笑笑,说自己要还债没时间休息。他说他最大的爱好是听音乐、旅游,但有太多的事情羁绊。“现在还欠媒体一大堆稿子,几个月前就约好了的,可手上还有几个项目要做。”

  近80岁高龄的人,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即使每天工作15个小时也觉得不够。除此之外他还要到外地讲学、为“扶贫基金”奔走。“有时一去就是好几天。”夫人欣喜中带着抱怨,“他总喜欢揽事,别人找他的事从来不拒绝,家里电话到处留,我真害怕有天来个坏人把我杀了。”

  茅老听着,不发表太多的意见。夫人说他总把人往好处想,可她不,她宁可相信坏人多一点,“前几天我就被骗去了2000多元钱。”

  很多冒充记者来采访的、或者来找茅老师帮助维权的民工等,让夫人很为先生的安全担忧,可先生依然不会停下手上的工作。问夫人会不会抱怨,夫人说难免会有一点牢骚,但不会制止他去做他喜欢的事。这是他们的共识,“给所爱的人自由,只要是对方愿意干的事情,通常都会支持。”

  茅于轼露出欣慰的微笑,说起自己的婚姻,他一脸的骄傲。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她是我幸福的来源”。

  艰难岁月的相互扶持、平常生活中的鞠躬尽瘁,使两位老人变得日益随和、坦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2485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周孝正 周孝正骂毛主席内容

原文地址:周孝正作者:麦子1住房制度的改革把百姓的口袋掏空;教育制度的改革把学生逼疯;医疗制度的改革把你提前送终!2去监狱问那些强奸犯为什么犯罪,他们告诉我说:“爱你没商量!爱人家没跟人家商量。”3 我是流氓我怕谁?!你是流氓谁怕你?

袁腾飞 杨澜骂毛主席原文

迅雷就可以下载,全部都能下载中国古代史.01.先秦(上).袁腾飞.mp3ed2k://|file|中国古代史.01.先秦(上).袁腾飞.mp3|28100480|ee34d2be562c53fc73119fa337defe89|h=6clq4kd6ibg2uleofbqaikkadntick6k|/中国古代史.02.先秦(下)、秦汉(上).袁

转载 周孝正经典语录 周孝正骂毛主席语录

原文地址:周孝正经典语录作者:强者恒强周孝正经典语录 周孝正(1947年7月-),中国北京市人,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教授、研究所所长和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主任。他撰写了社

孙海英到底惹谁了? 孙海英骂毛主席原文

作者:辛可说来惭愧,尽管《激情燃烧的岁月》曾经很红,但我没看过。对于大名鼎鼎的孙海英先生,更是不甚了了。他老婆演的戏倒是看过一二,内容忘了!之所以谈论孙海英先生,不是要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是最近孙先生突然成了某些人的靶子,

声明:《茅于轼骂毛主席原文 茅于轼情怀》为网友各种沉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