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穷京官的阔日子——清代京官生活的真实图景(9)



系列专题:《非正式财政与中国历史弈局:亚财政》

  炭敬有点像现在的年终奖金,只不过给他们发奖金的不是朝廷,而是地方官员罢了。实际上,炭敬就是春节过节费,在地方上叫节敬。何刚德说,炭敬是“馈岁”(新年礼物)的意思,所以地方官员赠送所附的信里一般不直接说数目,而以梅花诗八韵、十韵或数十韵来代替,如果是四十两银子就说是“四十贤人”,三百两就说“毛诗一部”,显得很儒雅。有人送贝勒载涛一千两银子,信封上写的是“千佛名经”四个字,可是这个花花公子连这个意思都不懂,还拿给别人看,后来拆开来,才发现里面是一千两的银票。(《春明梦录》卷下)送炭敬,最少的是8两,多的是300两(多是送给军机大臣这样的高官显宦的),至于像“千佛名经”这样的厚礼比较少,大概只是少数人给那些掌权的亲贵送的。

  别敬是由被召见进京述职的地方高官、从中央外放为地方高官的官员向京官“道别”时的一种馈赠。还有一种情况是三年有一次大考评,那时地方官员要进京。按照何刚德的说法,送别敬是很普遍的,地方大员——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到京,除了朝贵之外,同乡、同年,以及籍贯在自己当官的那个省份的京官,一般都得馈送,标准是银子10两左右,后来也有降到6两的。但是这个标准显然过低。道光二十七年(1847),张集馨出任四川按察使(类似于省政法委书记),送别敬留下了具体的人和标准:“军机大臣,每处四百金,赛尚阿不收;上下两班章京,每位十六金,如有交情,或通信办折者,一百、八十金不等;六部尚书、总宪(都御使)百金,侍郎、大九卿五十金;同乡、同年以及年家世好,概行应酬,共用别敬一万五千余两。”从张集馨的这份送礼名单来看,从军机大臣、六部长官,到一般的同乡、同年,几乎都要送到,最多的送到400两,最少的16两(没有具体列出来的是不是有比这个少的不知道),总数则达到了让人惊讶的15000余两。这个总数估计没有水分,因为张集馨记录的其他几次情况和这一次差不多。比如1845年出任陕西粮道,送17000两;1849年出任贵州布政使,送11000两;1850年出任河南布政使,送12000—13000两。(《道咸宦海见闻录》)

  在张集馨生活的道光时期,银子是比较值钱的,2两银子大概可以买一石米,换算下来,一两银子大概值155元人民币。那么10000两银子就值155万元钱。这就是说,张集馨每送一次别敬,就送出去不止155万元的钱,多的达到263万还不止。张集馨哪来这么多钱呢?以1845年出任陕西粮道那一次为例,他是向朋友借钱加上向银行贷款才凑齐的。其中向广东洋行借的9000两,要九厘利息,向一个叫汪衡甫的人借的500两,利息竟要二分。花利息借钱送别敬,难道不要还吗?当然是要还的。还的钱从哪里来?那就只有到任之后收取陋规了。

  晚清思想家冯桂芬说:“大小京官,莫不仰给于外官之别敬、炭敬、冰敬。”(《校邠庐抗议·厚养廉议》)京官没有地方官的馈赠无法生活,他们势必想方设法让地方官吐血,所以有些地方官开始害怕和讨厌京官的这种“专以咀嚼外官为事”的倾向,并且“以进京为畏途”(《道咸宦海见闻录》咸丰九年日记)。咸丰九年(1859)三月,段光清因升任浙江按察使进京,同年、同乡和浙江籍京官都为他接风饯行,经常是一天要赴七八处宴会,他不能推辞,每次都去赴宴,但都是“饮酒数杯,略话寒暄,又赴他席”,这样“酬应数日,酌留别敬”,段光清说自己“已花银数千”,但是仍然感觉在京官那里“不见讨好”。(《镜湖自撰年谱》)

  张集馨和段光清都不是贪官,按照一般的标准来看,或许还能算是比较清廉的模范官员,但是他们每到一次北京,送别敬就要花费数千到一二万两银子,而他们又不能赔钱当官,可以想象,即便是他们这样的人也是需要接受陋规,甚至也不少收的。那么,大清帝国还可能有清官吗?

  我们可以再问一个问题:清代的京官一年大概收受了多少地方官的馈赠礼银?在李慈铭的时代,不算为数众多的“行走”、候补京官,在职京官大约有6500名。李慈铭任正五品的郎中,在九品官制中刚好处于中间的位置,我们可以以他为例子去推测京官收受地方官馈赠礼银的总额。如同光绪十三年李慈铭收入所显示的那样,不算实物型礼物,也不算那个绝大部分官员都没有的书院束修收入,只算那些馈赠礼金、印结银和乡贤祠外官捐银(及团拜银)三项,它们的总数是962.1两。取个整数,是大约1000两。这个数字作为所有京官平均每年收受的工资外收入应该是不算高的。以这个数字为标准,6500名在职京官收受的工资外收入达到650万两银子。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第35节:穷京官的阔日子——清代京官生活的真实图景(9)
  要知道这些银子都是地方官赠送的(印结银虽不是现任地方官所送,但捐钱买官的人最终会当官,所以与地方官所赠没有太大的差别),地方官的钱来自下级,最终提供这些钱的是基层官吏,而基层官吏的钱则来自老百姓。这就是说,即使我们暂且不考虑地方官自己的好处,仅仅是考虑地方官为京官提供的这650万两银子,当年的国家财政收入是8000多万两,这些钱相当于基层官吏收税时要多收大约8%。这意味着什么呢?地方基层官吏为了收取这些费用,他们是不可能完全按照国家正式的税收标准向老百姓征税的,他们必须在征税时巧立名目乱收费或者乱摊派。这样,帝国的秩序就被打乱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24769.html

更多阅读

第35节:小老板的生意经(35)

系列专题:《45个赚钱诀窍:小老板的生意经》  表哥的一番道理,使老李心里非常信服:“看来表哥这些年做超市还真做出了点名堂,实际操作的经验可比书本上的理论还要精彩得多。”老李本来准备了很多问题,现在都不必提了,看来表哥都考虑过了

第35节:大易的功能(7)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但是,附近的餐厅,同样在改善服务态度,而过分积极地催赶顾客,却会造成顾客心理上的不满。几个月后,结果就是:旧有客人大量流失、新的顾客接不上来,所以只好歇业。”  心生数,老板对业绩增

第35节:网络之间的竞争(9)

系列专题:《突破传统的新思维:在平的世界中竞争》  这样一个项目也许需要一年或一年多才能完成。但是现在只用了四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为压缩生产时间,利丰集团同时让三家工厂生产圣诞树。被选中履行这一订单的工厂位置毗邻,这样

第35节:大学里的课堂学习

系列专题:《完美大学攻略:进入大学要读的第一本书》  第八节 大学里的课堂学习  大学里的课堂学习是我们大学学习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学们只有把握好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的重点和方向,才能对知识有一种深刻的理解。 

第35节:让你的财富比年龄增长更快(15)

系列专题:《守财理财经:幸福女人必修的经济学》  当然,有人会认为,如果一直没有生病,买保险的钱不是白花了吗?但保险有很多品种,如到了一定的年限返还本息的险种。本书第6章有详细介绍,我在这里就不赘述。  总之,保险是要买的,但可以根据

声明:《第35节:穷京官的阔日子——清代京官生活的真实图景(9)》为网友青衣醉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