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语录体企业管理专著:管理如歌》
2002年12月28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与北京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等六家企业联合组建国内首家跨区域的大型机场集团公司—首都机场集团,这成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加速腾飞的起点。 天津地处环渤海区域的地理中心,对渤海经济圈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同时位于华北、东北和华东三大区域的结合部,是东北通往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天津是面向东北亚的重要通道,向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部桥头堡,也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具有较强的对内吸引和向外输出的双重有利条件。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位于渤海湾畔,距天津市中心13公里,距天津港30公里,距北京13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天津机场基础设施完善,市政能源配套齐全,在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周边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铁路、高速公路等立体交通网络,具备了强大的客货集散和辐射能力。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现有航站楼2.5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能力260万人次。货库2.95万平方米,设计年货邮吞吐能力22万吨。停机坪40万平方米,可停放大中型飞机44架。机场现有跑道长3200米,已经具备了4E类的飞行区,并将升级为F类,可满足各类大型飞机全载起降。 天津机场已经先后进行过四次扩建,第五次改扩建工程于2005年8月8日正式开工,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使用,届时一座文化凸显、流程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的新航站楼将成为最能体现天津特色的“城市名片”和旅游景观。 随着环渤海区域经济迅速崛起,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国务院更将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已经步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天津机场以背后的城市和环渤海区域为依托,航空市场厚积薄发,进入2006年以来,天津市民总能听到一些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空客A320总装线落户天津、新加坡货运航空公司开通美洲航线、中国货运邮政航空公司阔别6年后重返天津市场、中富航空开通香港航线、大韩航空天津货运基地启动签约。天津航空市场多年来积聚的能量正在逐渐释放,民航业内专家已经形成共识:未来2—3年将是天津机场的快速发展机遇期,“谁占领了天津航空市场,谁就掌握了未来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三个跨越,三个转变

加入首都机场集团以来,随着天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天津机场客货运输一直保持跨越增长态势,旅客吞吐量实现了从100万、170万到220万的三年三个跨越。今年旅客吞吐量比去年提前70天突破200万人次,预计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将比“十五”期间的年均值翻一番。 综观三年的发展历程,天津机场已经完成了三个重要转变,即从航空市场发育不良到进入良性循环的转变;从旅客取道周边机场出行到大量回流的转变;从航线结构单一到布局合理,上海、广州、深圳等快线市场逐步形成的转变。 一、深挖市场潜力,良性循环发展 按照“马太效应”的原理,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效应,机场的发展也体现了这样的效应。一个机场没有足够的航线航班密度,其吸引力将非常有限。过去天津某些航线上是“恶性循环”,人越少越减班,越减班人越少,最终导致个别航线不得不停航。 天津机场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牢牢把握发展机会,采取全面出击的营销策略,加大了市场营销力度,进行科学细致的市场调研分析,为航空公司提供准确的市场数据,设计运力投放模型,帮助航空公司进行航线策划。同时,天津机场努力降低航空公司和代理人的成本,提供最大限度的收费折让,与航空公司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共同激活天津航空市场,坚定了航空公司在天津投放运力的信心。 为了吸引国外航空公司开通天津航线,在驻场联检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天津机场在全国率先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延长通关时间,实现了24小时通关,提高了天津机场吸引国际航线航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