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读热点经济问题:经济学大师如是说》
在很多人的眼中,《经济学原理》就是经济学领域的“圣经”,马歇尔就是经济学。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兼收并蓄,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生产费用论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说体系。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在经济学家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无论你研究的是什么,一切在马歇尔的书中都已经有了。”凯恩斯表示:“我们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是在马歇尔的学说中熏陶出来的,马歇尔的学说已深入人心。”

马歇尔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建立了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弹性的公式。他分析了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发现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上升会带动产量的小幅度增加,但更多地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在长时期内,产量较容易扩张或收缩,企业可以进入或退出,这使得长期的供给曲线显得比较平坦。因此,马歇尔得出结论,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这成为分析微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同时马歇尔还完成了“政治经济学”向“经济学”科学的转化。他将古典经济学发展为数量化的科学,创造了推进斯密体系的发动机。马歇尔的贡献不仅在于他融数学于经济学,用最简洁的语言重新综合、表述了经济学,形成经济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还在于他真正使经济学变成了一个安家在科学园地之侧的独立帝国——1885年他成为剑桥政治经济学讲座教授(chairprofessor),1903年他在剑桥大学创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经济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经济学帝国的第一块领地是马歇尔正式奠定的。 马歇尔的伟大并不仅仅在于其辉煌而高耸的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还在于他是一个真正成功的经济学人才教育学家——他以培养了整整一代英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学人才而闻名于世。他培养的学生总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如说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这才使马歇尔真的可敬与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