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员工优秀培训读本:爱上工作的四个秘诀》
“太不好了,”老师轻声说着,并谨慎地继续道,“学校后勤的教室布置一直就是个问题。我都已经告诉过他们好几次了,我们的桌椅需要10人一组的摆放,可他们还是一排一排地放着。还好,我来得早,可以重新看一下教案,调整我的计划。”说着,你的这位新老师坐在了教室的前面,翻开了教案…… 现在,还是这个情景,只是换了另外一个老师。这次,这位老师给你的回答似乎声音很大,而且语速快多了:“这帮不怎么样的后勤部门啊,又干这种事儿!我都告诉他们三回了,我需要桌椅一组一组地摆放,可每次他们都按排摆。还好我来得早!快,帮我动动这些桌子。”还没等你反应过弯儿来,就已经开始干上活儿了! 上述两种类型的老师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方式。当你观察某人时,可以问问你自己,他的表现是更倾向于“谨慎”呢,还是更倾向于“果断”。为了理解这两者的含义,你可以把“谨慎”看成是试着适应条件和环境的表现,而把“果断”看成是试着改变现状。我们会看到,它们揭示出了个人方式的不同。 如果一个人更倾向于“谨慎”风格 · 在决定行动以前,会花额外的时间考虑事物的多个层面。 · 在当前各种限制的框架下,选择最好的方案。
![第15节:第二章人们如何做(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90675175759.jpeg)
· 更倾向于遵守规则和准则。 ·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倾听多过陈述。这会表现为安静、内向,有时甚至是害羞。 · 语速很慢,考虑周全,有长长的停顿,小心地使用词汇和微妙的表达方式。 · 宁愿被认为是不苟言笑的,也不愿被看成是疏忽大意或是咄咄逼人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更倾向于“果断”的风格 · 迅速决策,然后基于一些事实迅速采取行动。 · 采取试探、变通或是跨越界限的沟通方式。 · 很可能会绕过或是打破规则(“事后祈求原谅要比请求允许强得多!”)。 · 为了占据主动,说多过于听。这会表现为话多、外向,甚至是支配欲强。 · 语速很快且尖锐,表达方式生动,很少沉默,使用直白和直接的语言。 · 有时候宁愿得罪人,也不想放弃为自己申辩的机会。 基于上述两种情况,你现在可以用描述性而中立的语言形容一下上述两位老师的差异。第一位老师是谨慎型的——语气轻缓,话不多,而且会根据环境和条件限制调整自己。相反,第二位老师则是果断型的——决定和行动都很快,口无遮拦,认为环境中的所有因素,包括你应该做什么,都是可以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