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金融危机必读书:金融大崩盘》
关于过去25年的美国经济发展成就,有这样一个“神话”:美国经济的发展非常稳定,运行更加平稳,仅仅出现了几次影响微弱的衰退。这种说法简直是痴人说梦。批评人士认为,根据有争议的联邦统计数据,美国经济低迷时期缩短是受到怀疑的。第3章中有一部分内容解释了10年前联邦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修正数据有意“隐瞒”了通货膨胀幅度,夸大了美国GDP的增长率。其他有争议的美联储决议,包括就业和货币供应衡量方案,也应该重新核定。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原文 第2节:序言 是谁在欺骗谁(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84915342573.jpeg)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判断,抑制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已经严重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美联储数次的紧急融资和资金“救援行动”;当美联储注入资金以“援救”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或者重新恢复起到重要作用的资产种类之后,利率就如同过山车一般迅速下降。第2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梳理。 当然,与此同时,债务泡沫(大部分是私人债务)已经变得越来越大—紧接着还会更加庞大。许多专家认为这是最大的威胁;我在2006年指出—而且现在我更加坚信,在过去25年时间里吹起的这个“大泡沫”现在开始“颤动”并“漏气”了。难以偿付的抵押贷款借款人、“头脑发热”的投机性投资团体、“不计严重后果”的大银行,再加上它们中的有些人或机构对最基本公民职责和义务的“漠视”(比如在几年前与安然公司进行了“合谋”),使得金融服务部门迅速增长、快速扩张,而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它是无法“信任”这种不合时宜的发展背景的。 这又把我们带到了石油产业领域—或者石油以及与之相关的美元的综合—而石油可以算得上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危险因素。有人会想,在过去的7年里有两位原来从事石油工作的人分别成了美国总统和副总统,应该能够控制这些担忧,但是显然他们并没有。 当今危机的一个实质因素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石油和美元慢慢从强大的政策推动因素转变为对经济的负担。1971年,美国石油产量达到峰值,从此以后开始下降,因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60%的石油都要依赖进口。直至1971年,美元还得到黄金的部分支撑,1974年,在某种程度上美元开始和石油拴在一起。反过来,油价大幅度上涨,沙特阿拉伯等波斯湾产油国首先非正式地要求用美元购买石油,接下来又把获取的大部分资金通过国债投放到美国。 2002年和2003年,美国策划侵略他国,然后进攻和占领了伊拉克,至少部分是为了占领伊拉克的石油,随之而来的是,这种不受限制的石油交易结束了。2002年,恼怒的沙特阿拉伯人开始削减对美国的石油出口量,而在美国占领巴格达之后,这种对美国削减石油出口量的政策依然得以执行。从2002年到2004年,欧佩克(简称OPEC)成员国把它们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的比例从75%降低到了61.5%。同时,欧佩克成员国放弃了它们原先的22~28美元一桶的石油价格范围,到2006年,“自由疯涨”的石油价格超过了70美元一桶。 因而,随着美国进口石油成本的飙升,美元兑世界主要货币—如欧元和英镑—贬值。可以确信的是,对美国失望的并不仅仅是石油生产商。有一种被称为“石油峰值”的理论—这个概念是说,石油的最终产量接近于一个全球石油产量高峰以后,石油短缺就迫在眉睫了—在2002~2006年之间得到了相当多人的认可,因此它也在上涨的油价上“功不可没”。由于美国在全球石油事务中失去控制权,美元开始与油价呈逆向发展。富有挑战性的石油生产国—如伊朗和委内瑞拉—开始在欧洲销售它们的石油,并且极力怂恿欧佩克也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