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机会无处不在:挫折是上帝掉下来的礼物》
一切皆有可能 跳远的世界纪录曾保持了漫长的23年,打破纪录的人是迈克·鲍威尔(Mike Powell)。上大学时,他曾是跳高运动员,二年级转为跳远。当时,他的最好成绩远远低于由比蒙创造的世界纪录。 鲍威尔在运动场上征战了11年,在全美冠军赛上,仅以一厘米之差,遗憾地输给了第65次获得跳远冠军的卡尔·刘易斯(Carl Lewis)。

接着,在东京国际竞技场世界田径男子跳远的比赛中,刘易斯与鲍威尔再次展开了角逐。第四个回合的跳跃中,起初,刘易斯乘胜追击,以8.91米的成绩,超过当时的世界纪录一厘米。刘易斯振臂高呼,似乎确信他已经稳操胜券了,可以第66次夺得冠军。 然而,就在鲍威尔第五次试跳中,他跃过了8.95米的距离。这打破了保持2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鲍威尔知道这个成绩后,绕着比赛场地狂奔一周,全身上下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他大口地喘着气,表述了他打破刘易斯神话的激动和兴奋。后来当他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谁都知道刘易斯是不可战胜的,但是我当时没有多想,只是一心想要拿冠军,不管是谁挡在我面前,我都想超越他。事实证明,一切都是有可能的,没有谁不能战胜。” 在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晕轮效应”,是指在他人的某种特殊表现突出时,令人印象深刻,由此造成对其他特征的忽视,进而产生以点概面的现象。这种情况犹如大风前的月晕逐步扩散,形成一个更大的光环,故称之为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在与人的接触中,晕轮效应无处不在,比如一个人看上去身体很结实,我们通常会以为他的身体很棒,不会有什么病;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媒体也往往报导他好的一面,他给大众留下的便是完美的印象。 刘易斯创造了65场胜利的纪录,成了理所当然的王者,那么他的挑战者,往往会在心里存有一个阴影:他是刘易斯,我和他同场竞技,可能不会赢吧。事实上,刘易斯的弱点,正是他创造的奇迹,因为很久都没有人超越过他,他心中的骄傲已经到达一个顶点。这时,他很可能会轻视对手,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就很有可能会打败他。但人们往往被刘易斯的成绩吓住了,早早在心中就打了退堂鼓。这便是晕轮效应造成的阻力。 有很多职场新人,缺乏自信,如果遇到学历比自己高的竞争对手,就先入为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当这些人遭遇挫折的时候,心理会变得非常阴郁,甚至会彻底丧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