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这是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等5大安全领域作出中大安排之后,针对金融领域安全作出的又一重大布署。
预案的出台,标志着国家把金融安全已经提高到事关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对有效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和应对机制、提高金融综合监管水平和金融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促进监管部门迅速有效处理金融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安徽阜阳奶粉事件、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安徽泗县疫苗事件以及孙家湾、陈家沟等煤炭安全重大事故不断见诸报端,屡抓不灵屡防不绝,给死难者家属造成的伤痛真是触目惊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发布通报说,今年一季度中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206970起,死亡30597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2.9%和4.3%。其中,煤矿死亡事故503起,死亡1113人,事故数同比减少40起,多死亡192人。死亡数上升20.8%。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国家将安全生产管理局升格为总局,国资委党委书记李毅中火线任命,李上任后施展出铁腕风格,即便如此,矿难仍未能幸免,悲剧接二连山上演,李在总结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时用“形势十分严峻”来概括。
与煤炭生产等经济生活领域的安全相比,金融领域潜在的风险也不可等闲视之,而突发性金融风险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扩散性、破坏性、全球性等特征,一旦发生会危害整个社会稳定甚之国家政权稳定,如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及98年的香港金融狙击战、如刚刚发生在美国的信用卡泄密事件(美国一家为银行处理信用卡系统资料的公司发生资料外泄,导致包括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等多家国际信用卡组织受到牵连。全球约有2200万个VISA账户资料受到这次泄密事件的影响,亚太区共有20.5万个,其中中国内地只有约3100个。此前,VISA在中国香港公布,香港地区有9000多名用户受到影响,其中有761名属于高危客户)。
在我国20多年的经济转轨过程中,金融业积累了不少的金融风险和历史包袱,资产质量差,金融机构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免疫力”低。随着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机构深化改革,特别是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改制上市步伐加快,银行系统存在的一些重大违规事件不断曝光和浮出水面,如中行松花街事件、金新信托事件,又如证券业的德隆危机、南方证券、大鹏证券破产关闭和汉唐证券等违规事件的不断曝光,全行业存在的挪用托管债券和客户保证金的现象象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表明建立金融风险应急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建立金融应急机制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预防和杜绝突发事件的发生,建立高效的预警机制,建立快速的危机反应和处理机制,目的是通过机制的建立,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真正树立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减少损失和降低危害承度。
靠虑到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现状,金融业务和风险开始出现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现象,建立金融应急机制必须以适应我国当前的金融运行和监管环境为原则,笔者建议:在原有的一行三会联席会议基楚上成立国务院领导的金融稳定领导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国务院总理兼任,加强对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领导、协调和合作,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组成相应的职能部门,各下属分行、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把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金融应急机制,布控金融风险防范安全网,保证我国的金融运行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