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国衰落:沦陷的美国经济》
巨额的赔偿 美国的法庭判决赔偿金额巨大,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看看以下医疗失误赔偿的实例便可知一二。 2007年12月4日,美国威斯康辛州上诉庭维持原判的800万美元医疗失误“痛苦”赔偿。事发于2000年,原诉人格林菲尔德(Greenfield)女士接受手术后肠胃失去功能。而相同的案件若发生在香港的话,原告能得到20万美元的赔偿已经喜出望外,然而威斯康辛州最高法院于2005年判定,不能为痛苦的赔偿金额设上限,因此任何遭受痛苦的人,可以得到无上限的赔偿金额。
![第25节:巨额的赔偿](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82867653815.jpeg)
试问医疗失误能否因为天文数字的赔偿金额而不再发生?答案肯定是不行,因为美国数10年来的巨额医疗失误赔偿的案例证明,并没有因赔偿金额巨大而减少医疗失误的发生。 回过头来看看这笔超过千万美元的赔偿和诉讼费用,由谁来支付?答案是该州所有的医生。他们要支付更高的医疗失误保险保金,而医生和医院会将费用转嫁到病人身上,最后还是全数由病人负担。 由于医疗费用昂贵,医疗保险费用也水涨船高,连没有去看医生但买了医疗保险的人,也要分担医疗失误不设上限的巨额赔偿。以居住在加州的笔者来说,医疗保险费每年6,000美元,每年医疗费用低于5,000美元则由被保险人自费。也就是说,同一年度医疗开支超过5,000美元才能向保险公司申请给付,这是名为高扣除额(high deductible)的廉价医疗保险。这可真的是廉价至极,若是低扣除额医疗保险,通常要每年支付15,000至20,000美元保险费。 除了医疗失误的巨额赔偿之外,还有劳工赔偿、疏忽责任赔偿、交通意外赔偿等等。索赔官司变成了法庭彩票,只要找个借口提出索赔诉讼,便有可能得到千万美元巨款。很多律师免费承接索赔官司,只是在赔偿金额中拿些分红就能度日。美国加州的索赔官司很多,相对的,律师的人数也很多,因此也让加州有另外一个称号“律师之家(Home of lawyers)”。 美国雇主为员工提供的医疗保险金额巨大,最终令经营成本增加,使得营业困难。结果是降低了美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同时又增加了美国人的经济负担,至今,4,500万美国人仍没有医疗保险。随着经济情况不断恶化,2008年失业人口增加,而失业等同于失去雇主提供的医疗保险。即使仍然有工作,汽油及粮食价格急升,无力支付医疗保险的美国人将会越来越多。 亡羊补牢的立法精神 讨论美国的立法精神之前,先看看一句美国格言:If it is not bro?ken, why fix it?(如果它没有坏或者破烂,为何去修理它?) 很多负责立法的议员真的以此格言为座右铭,每当有人在没有惨剧发生之前立法来进行预防时,就会有议员站出来说,以往不曾出现过严重问题,证明没有立法的需要,如果现在立法就是扰民。自由与放纵仅有一线之隔,美国的立法精神是宁纵无枉,往往出现应管不管的情况。 美国的立法层层叠叠,州政府有自己的立法制度,联邦政府也有。两者都是坚持亡羊补牢的立法精神,绝对不会在未发生惨剧之时,提早立法预防。这样做的好处是政府力行不干预政策,将法律对经济及民生的影响降至最低,国家的自由度大增。但若是出现严重惨剧,例如金融业衍生工具爆发的经济灾难,令金融系统崩溃的话,事后立法已无济于事。 次贷风暴是个很好的例子,事前政府已经察觉到问题存在,但是没有人愿意背上干预自由经济发展的恶名,立法阻止次贷信贷的发展,最终导致次贷风暴一发不可收拾。 美国人立法不够精密,也是个头痛的问题,往往立法多却无法堵塞漏洞,甚至因为立法失误导致更严重的问题。例如过去数10年因为房贷出现的问题,而成立了许多法例试图监管房贷,但是对于不动用银行体系资金的次贷信贷却起不了监管的作用。在正常的房贷受到太多监管下,高风险的次贷自然成为购屋者的选择,立法产生的灾难反而大过原本的小问题。 笔者想到了一句新的格言:If it is going to break, why don‘t you prevent it?( 如果它快要坏或者破烂,为何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