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1)



系列专题:《快乐呼吸16法:禅悦》

  第二章 禅修的障碍

  在本章中,我会详细解释“五障”,这些是禅修中常会遭遇的障碍,禅修者必须学习如何克服它们。在巴利语中,这些障碍称为nīvarana,直译为“关门”、“禁止进入”,亦即“障碍”之意。它们会阻止你进入“禅那”,也会削弱你的智慧,并使你更加困惑。因此在佛教中,禅修者若要形容禅修的敌人,五障可谓是“头号公敌”。因此了解并克服五障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要一一克服它们,你必须先充分了解它们。

  有些老师对障碍的解释不够清楚,尤其是那些使你无法进入禅定的细微障碍。如果你不肯尝试着去辨识及克服它们,它们就会主宰你的心,你就无法享受到心的禅悦,也无法增长菩提智慧。

  这五障通常横亘在你与正觉之间。你如果能辨识出它们,就很有可能将之克服。你如果还没能达到禅那,那意味着你尚未完全了解五障;你如果已进入禅那之境界,就代表你已克服了五障。

  佛陀列举五障如下:欲贪、嗔念、昏眠、掉悔、疑。

  第一障:欲贪

 第13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1)
  所谓欲贪,不仅仅是我们平常所知道的渴望,它是阻挠禅修者进入禅那的最主要障碍,所以被列为五障之首。禅修初学者最了解它带来的麻烦。“欲贪”的巴利语是kāma-chand,其中k¨?ma意指任何与色、声、香、味、触等五外入处有关的事物,而chanda意指喜好或契合,两字相连后的意思是“喜好、关注或涉入五入处的世界”。

  举例来说,禅修时听到某种声音,我们为何不能忽略它呢?它为何会严重干扰我们?许多年前,我们寺院外面的村庄举办欢宴时,喇叭噪音很大,破坏了寺院的宁静,我们因此向老师阿姜查抱怨噪音妨碍禅修。大师回答:“不是噪音妨碍你们,而是你们妨碍噪音!”

  在上述例子中,欲贪是指心在干涉声音。同理,若有人说因为脚痛而无法禅修,其实并不是疼痛妨碍了他,而是他妨碍了疼痛。他若具备正念,便会看见自己的觉知离开了身体,并再次对感受外界产生兴趣,那便是欲贪在运作。

  人很难克服欲贪,因为我们非常执著于五入处及相关的事,一旦产生执著,我们就无法从中抽身。检视五入处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了解这种执著很有帮助。我们通常会宣称五入处的存在是为了保护身体,但洞见告诉你的恰恰相反:身体之所以存在,是为了向五入处提供在世间玩乐的载体。你也将会察觉到,当五入处消失时,身体也随之消失,放下其中一个,便意味着另一个也放下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23668.html

更多阅读

回归教育本质 第16节:第二章 回归教育的纯真(1)

系列专题:《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没有用的》  第二章 回归教育的纯真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  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  经常有人问我,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通常会用四个字来回答--心灵感应。  这里所说的心灵感应绝非那些术士的

税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 第13节:第二章 生命运行的基本特性(6)

系列专题:《中外名人成功与失败的本源追溯:发现人生》  第六节  必然性与偶然性  纵观人的生命历程,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平安,没有遇到大的突然事件的冲击和损害,即使遇上了天灾人祸,也能逢凶化吉。为什么有的人生命素质良好,生活历程

第22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10)

系列专题:《快乐呼吸16法:禅悦》  蛇的譬喻  有些禅修者抱怨说,某些纠缠不清的障碍在禅修时经常出现。这些反复出现的障碍,可用以下由“蛇的譬喻”衍生出的方法加以克服。  早年我在泰国森林里修行时,因为没有凉鞋,所以晚上经常打

第21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9)

系列专题:《快乐呼吸16法:禅悦》  事实上,只要你有足够的决心与信心,成功是迟早的问题,唯有那些中途放弃的人才会失败。  你也可能会转而怀疑自己当下的经历:“这是什么?这是禅那吗?这是对当下的觉知吗?”这即是疑障,它不应该出现在禅修

第20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8)

系列专题:《快乐呼吸16法:禅悦》  要满足于静默的当下。你若真的知足,无需说话,无需多想。大多数言语或想法,不是抱怨或想要离开,就是想做其他事情。“想”意味着不知安定。若真的知足,你一定是安定、安静的。试着强化自己的知足感吧,那

声明:《第13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1)》为网友命甴己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