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7)



系列专题:《快乐呼吸16法:禅悦》

  在泰国东北部的古老森林传统中,比丘们会在危险的地方禅修,例如树上的高台、悬崖边或老虎出没的森林里。幸存者说他们得到了很好的禅修,但你却永远无法听到那些不幸者的感言。

 第19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7)
  第四障:掉悔

  掉悔(掉举与后悔)是最细微的障碍之一,其主要成分是心的掉举。但请先容我对“后悔”作简短说明。

  后悔

  后悔是你所做过或说过的恶业造成的结果,换言之,它是恶行的结果。若禅修中感到后悔,你应该原谅自己而非沉溺其中。每个人都会犯错,智者并不是永远不会犯错的人,而是能原谅自己并从中汲取教训的人。有些人太后悔了,以致相信自己永远不可能觉悟。

  佛经里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关于央掘摩罗的故事。央掘摩罗是个连环杀人狂,他杀了999个人,并切下每个人的一根手指挂在颈上做成花环,故有“指环”之称。第1000名受害者是佛陀,他当然无法杀死佛陀,而是佛陀“杀了他”——杀了他的恶行与烦恼。后来,他成为佛教比丘。即使像央掘摩罗这样的杀人魔,都可能达到禅那并完全觉悟,那么你呢?难道你杀过人?你是杀人狂吗?连那样的人都能觉悟,你当然也可以。无论你曾做过什么坏事或对什么事感到后悔,请永远记得央掘摩罗,这样你就不会觉得自己太糟糕。原谅、放下过去,是克服后悔的良方。

  掉举

  掉举(兴奋不安)就是禅修时一味想要做别的事情,或脑子里胡思乱想,或想去别处(除了当下之外的任何一处)逛逛。掉举一如欲贪,是禅修的主要障碍之一,它会使我们难以长时间地静坐。

  我们之所以感到掉举,是因为不懂得欣赏知足之美:我们不了解“无为”的单纯乐趣,对于既存事物同样心存挑剔而非欣赏。

  禅修中的掉举,永远是无法感受当下的喜悦所致,至于是否能感受到喜悦,取决于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例如看着一杯水,你可以觉得它很美,也可以认为它很普通。禅修时,我们可以把觉知呼吸看做是无聊和单调的事,也可以看成是非常美丽和独特的事。我们如果认为专注于呼吸是很有价值的,就不会感到掉举,不想再做别的事了。

  我从“觉知当下”开始修禅,就是为了克服掉举的唠唠叨叨:“我想去当下之外的某个地方。”无论当下有多么舒适,掉举总会说它不够好。看着你的蒲团,掉举会说它太大或太小、太硬或太宽;掉举会看着闭关中心说:“它不够好,我们应该一天吃三餐,还应该享受客房服务。”

  与挑剔心相反的是知足心,你应该尽一切可能让自己对所拥有的一切及周围的环境感到知足。

  要谨防禅修中产生的挑剔心。有时你可能会想:“我还不够深入,我已观察当下很久了,却一直没什么进步。”此类想法正是掉举的因。禅修的进展如何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要对它绝对知足,相信自己的禅修将会更深入。如果你不满意于自己的进步,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因此,要学习对当下知足,忘记禅那,就对此时此刻感到知足。当知足感加深时,禅那将会因应而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23661.html

更多阅读

让教育回归本真 第22节:第二章 回归教育的纯真(7)

系列专题:《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没有用的》  王娜老师所在的学校六年级有个学生谷满月,是单亲家庭,和妈妈一起过。她四年级时,妈妈不幸出了车祸,一条腿被截肢。谷满月挺坚强的,一个人照顾她妈妈一年多。但是她很自卑,性格很忧郁,甚至有

回归纯真少年模样 第19节:第二章 回归教育的纯真(4)

系列专题:《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没有用的》  对于教育者本身来说,柔弱有两层意思:一是柔软。即放下自己,使自己内心变得柔软,让孩子的心灵愿意靠近;二是示弱。内心强硬者,必然使孩子敬而远之。哪怕你是事业上的强者,在孩子面前不能立即

第22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10)

系列专题:《快乐呼吸16法:禅悦》  蛇的譬喻  有些禅修者抱怨说,某些纠缠不清的障碍在禅修时经常出现。这些反复出现的障碍,可用以下由“蛇的譬喻”衍生出的方法加以克服。  早年我在泰国森林里修行时,因为没有凉鞋,所以晚上经常打

第21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9)

系列专题:《快乐呼吸16法:禅悦》  事实上,只要你有足够的决心与信心,成功是迟早的问题,唯有那些中途放弃的人才会失败。  你也可能会转而怀疑自己当下的经历:“这是什么?这是禅那吗?这是对当下的觉知吗?”这即是疑障,它不应该出现在禅修

第20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8)

系列专题:《快乐呼吸16法:禅悦》  要满足于静默的当下。你若真的知足,无需说话,无需多想。大多数言语或想法,不是抱怨或想要离开,就是想做其他事情。“想”意味着不知安定。若真的知足,你一定是安定、安静的。试着强化自己的知足感吧,那

声明:《第19节:第二章禅修的障碍(7)》为网友旅途醫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