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罗斯柴尔德家族金融征战录:金融风暴》
家族最大的损失 对于整个家族而言,内森的离去实在是不可估计的损失。海登(Heyden) 曾这样评价他:尽管内森在五兄弟中排行第三,但却被整个家族视为无可争议的领袖,哥哥弟弟们总会顺从地听取他的建议。他还主管着家族所共有的那笔巨额财富的使用权。 古茨柯夫(Gutzkow)这么说他:他满怀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做的每一件事都规模宏大,引人注意。内森是这个城市的传统与财富的杰出代表。人们对他既敬佩又忌惮;在认识他的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业天才。他自己向来崇尚勤勉。有一次,在与一个朋友的谈话中提到孩子们时,他就说:“我希望他们为事业贡献出自己的思想、灵魂、智慧和身体——因为这样才能得到幸福和快乐。” 这些话与他的性格完全符合,同时也应验了一句古话:幸福源于勤劳。 在伦敦,内森是一个家喻户晓、举足轻重的人物。如今,在伦敦证交所里,内森曾经习惯倚靠的那根柱子还被做上了标记呢。他身形健壮,双肩厚实;站在那儿时,总是将双手深深地插进裤袋里,明显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实际上,他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把一切尽收眼底。他回答问题时总是喜欢用单音节词,给出简短而明确的指示。他很清楚自己的影响力,因此对于那些奔着他财富而来的阿谀奉承,他从不为所动。看着在自己手里流来流去的金钱引得芸芸众生趋之若鹜,他甚至渐渐地有些开始鄙夷人类。 内森的遗体被从法兰克福运到了伦敦,停放在圣斯威辛街(St.Swithin’s Lane)的家中。葬礼于1836年8月8日举行,这一天的仪式充分彰显了内森在这个国家所享有的显赫地位。跟随着棺木,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群身着白衣的犹太孤儿们,后面跟着各个大国派来的代表,还有英国的市长、司法长官、市参议员们。整个伦敦都轰动了,人们都好奇地拥到街上去一睹这个盛大的葬礼;人群太多了,以至于都没法维持秩序。而仅在40年前,这次葬礼的主角第一次离开法兰克福来到伦敦时,他还只是个一文不名的犹太小商人。
![第50节:家族最大的损失](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75317493403.jpeg)
为了确保内森去世的事得到适当的公众关注,所罗门颇费了一番力气。他安排在《辩论杂志》(Journal Des Debats)中登出了一篇充满溢美之词的讣告,后来又将这同一篇文章在其他报刊里发表。他让古茨柯夫帮助处理这件事,古茨柯夫答应了,并于1836年8月12日写信给《奥格斯堡总汇时报》(Allgemeine Zeitung)的总编辑科尔布(Kolb): “负责维也纳事务的所罗门近日交给我了一篇关于他弟弟的文章,此文已经在《辩论杂志》中登过了,他希望能在贵报里再次刊出。我已将该文翻译好了,如果能在贵报得到一席之地的话,我将不胜感激。至于内森与梅特涅的关系,我想我也许不用在这里多说了吧。” 内森的去世自然而然使罗斯柴尔德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他那不言而喻的领袖地位传递给了驻扎于巴黎的五弟詹姆斯;从此以后,凡涉及西班牙的事情,他们不再唯英国的马首是瞻,而只是出于对汞矿利益的考虑,做出最小限度的让步——毕竟汞矿给他们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啊。另外,大家都认为不应该再向西班牙倾注更多的精力,因为门迪萨瓦尔看起来很不成器,早已声誉扫地,西班牙在他的手中正越来越接近崩溃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