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罗斯柴尔德家族金融征战录:金融风暴》
莱昂内尔继任伦敦总顾问 然而,为伦敦的莱昂内尔谋职的事就不那么一帆风顺了;不过,这是内森在临终时留下的心愿之一。莱昂内尔也许是受到了父亲生前的一些负面评论的影响。内森在后期任职期间遭到了不少批评,不满大多来自于的里雅斯特(意大利港口)的巨商豪贾,他们说他对自己的职责漠不关心,认为“罗斯柴尔德男爵自己本身就有很多生意要做,大概没有精力来履行他作为顾问的职责;要不然,就是觉得这些公事枯燥乏味”。 在内森去世、顾问一职空缺出来时,这些反对的声音就已经很响亮了。弟弟逝世后,所罗门在寄给梅特涅的那封悲悼的信中,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为莱昂内尔谋职的请求,然而梅特涅对此很冷淡,因为他对莱昂内尔有些怨恨。这个儿子继承了父亲的遗愿,一直呆在马德里开展与摄政皇后的经济活动——这是梅特涅最忌讳的事;并且他还一直作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西班牙事务的代理人,积极地进行活动,支持皇后,而非梅特涅一方的卡洛斯。于是梅特涅故意推迟了对莱昂内尔的任命,说是要得到更多的信息才行,要了解“这个莱昂内尔的人品,以及他的年龄、学识、能力、品德、在罗斯柴尔德企业中的位置,以及他的发展前景”。 实际上,梅特涅真正的意图是让莱昂内尔紧张一下,也没想跟他过不去。当时,那个职位已经有别的人选了,是梅特涅下命令让优先考虑莱昂内尔的。 他对那个部门的官员说:“考虑到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经济领域的重要地位,我认为这一职位更应该考虑这个家族的候选人,否则,他们对奥地利的利益就不那么热心了。” 同时,伦敦大使馆的报告也寄到了——又是那个一向敌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冯·胡梅劳尔起草的。 “您提到的这个莱昂内尔·内森·冯·罗斯柴尔德男爵大约三十岁,至于他的性格、品行,我还不太清楚……

按一般规律来说,一个人的能力总是由他所受的教育和所成长的环境决定的。他的能力就是在证券交易所里获得的,因此可以说,国际间的贸易对他而言就相当陌生了。他的关系网也仅限于在证交所里建立起来的那些。这些想法我早已在前几次报告中就隐约提到过了,总之,让罗斯柴尔德家族(或类似的其他家族)成员来担任奥地利驻伦敦总顾问的话,他们能否尽心尽力地为履行职责真的是令人担忧。 已故的罗斯柴尔德男爵的这个长子并没有在伦敦商业界担任过任何职务。他们这些人凭借继承父辈创下的雄厚家业而出人头地、自命不凡;但他们是否同时也继承了父辈的勤劳与能力呢,这就很难说了。 他们的请求被一再地忽略、拖延,但这决不是有意为难他们,我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如果上任的总顾问能尽心竭力地履行职责的话,那我们就没有什么话可说了。然而,像他这样的一个年轻人能不能做到这些实在是很难说;毕竟,对他而言,这个职位不过是个副业,是用来标榜身份的工具,也许还可以借此向别人炫耀他们与政府的亲密关系。如果政府想顺利地处理这件事的话,我认为有一种两全的办法,就是在任命莱昂内尔为总顾问的同时,任命基希纳(Kichner)为副顾问或顾问代理;他应该是一个领取政府薪水的公务员,这样,在跟外界接触时、尤其是在他那个年轻的上级面前才能代表官方利益。 我非常确信,罗斯柴尔德家族申请该职位的目的就是我在上一段中所说的那样,他们只是一心想着要让公众看到——即便他们曾背叛过这个执政党,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家族成员重新得到总顾问一职,然后,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认为这是他们家族雄风依旧的有力证据——目的达到了。 去年门迪萨瓦尔赶赴马德里时,莱昂内尔·N·罗斯柴尔德男爵也被他的家族派往那里,长期作为罗斯柴尔德家族与西班牙政府之间的牵线人居住在马德里。不过这件事也不能归咎于他,他只是背负家族的指示,并不是自己的意愿;但是无论怎样,在与政府沟通时,这一事实对他和他的家族都是不利的。 目前,西班牙半岛的局势已经发展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这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许阁下您还不太清楚西葡两国的公债行情在过去几周内跌了多少。门迪萨瓦尔正在准备做最后的一搏,然而这注定是无济于事的。这一切,都是因为英国政府推波助澜,而门迪萨瓦尔则使西班牙雪上加霜,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门迪萨瓦尔、罗斯柴尔德必定会因此而破产,数以千计的家庭也会被牵连,滑入了贫穷的深渊。总之,英国内阁和门迪萨瓦尔是整件事的元凶,但使之变成事实的还应该归罪于罗斯柴尔德家族;从此以后,这个家族就背上了永远的骂名——也算是罪有应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