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自然灾害是不可抗力,我们无法控制,那么,那些由人为因素引起的风险—比如次贷危机、汇率危机、石油危机、违规交易……又应该依靠什么来控制和防范呢?
我们发现,这些风险都是“人祸”,是由人的贪欲引起,因此,只能依靠严格的制度和执行来约束 八项注意之四:用制度规避风险文:万蕊
每当危机到来的时候,我们总是听到企业委屈地抱怨这些风险是多么地不可预测,以至于给自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损失。连格林斯潘在写给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中都宣称,风险评估模型会在各种极致的情况下失效,统统都是因为对风险的假设和变量的设定过于简单,无法囊括所有的经济情况。 可是他们真的不知道风险在哪里吗?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看来,世界上没有预料不到的风险,只有无法满足的贪欲。次贷危机是怎样产生的? 在美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稳定收入,因此在贷款信用评级上,只能算作“次级贷款者”。按理说,银行才不会冒着收不回贷款的风险把钱借给这些人。 可是银行偏偏就这么做了,谁会放着到手的钱不赚呢?他们开始游说那些买不起房、还不起贷的人,并给他们提供种种优惠政策,诸如头两年免息、零首付等等,来忽悠他们贷款买房。不过银行也不是等闲之辈,知道把钱借给这么多的“杨白劳”总有一天得赔死,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转嫁风险的妙招:让那些故作高深的投资银行发行各种创新性的债券,并且故意在债券的风险评估模型中只假设对自己有利的情况(房价上升,利率下降),借此取得风险评级机构的3A高分。投资者一看,这么好的事,按房价飙升的势头,简直稳赚不赔,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纷纷购买风险等级较低的债券。剩下风险等级较高的债券,则由对冲基金从利率最低的银行贷款购买,赚取利率差价。 结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投行一看对冲基金那么赚钱,便又开始返回去购买对冲基金。而对冲基金在购买投行的债券后已经尝到了甜头,又追着投行要继续买入债券。不过投行毕竟是投行,那么多经济学家和数学家绝对不是吃干饭的,他们掐指一算,发现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就干脆为自己投保,拖保险公司下水,万一风险降临,还有个垫背的。 泡沫就这样一层一层堆砌起来,直到有一天,房价终于崩盘,人们再也还不起贷款,于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发挥威力,银行亏损、投行亏损、对冲基金亏损、保险公司亏损...没人能幸免于难。 贪婪才是原罪 当金融界还在吵吵嚷嚷,争执着到底是监管的问题还是评级的问题时,不断强调自己是宏观经济学家的左小蕾却看到了次贷危机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人性的贪婪。 房贷本身就是一个最初级的产品,为了避免风险,整个贷款流程被防范措施层层保护,历史上的房贷风险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可为什么如此警惕,银行还敢把房贷贷给那些没有还款能力的人呢? “就是贪婪,让人们把信用产品贷给了那些没有信誉的人。”左小蕾说。所有这些不透明的、结构化、证券化的产品的标的都是这些人—而这个标的本身就是一个风险而不是一个资产。所以任何产品建立在这样的标的上面,只能放大风险。由于所有的交易都是保证金交易,最后风险就被扩大到整个市场上了。“这些人这么聪明,都是精英,又有多年行业经验,怎么可能不知道有这些风险?”左小蕾说,“就是贪婪让他们敢于冒险,所以才会刻意忽略这些显而易见的风险。” 美国投资心理学家诺夫辛格曾经在其著作《理财路上的前车之鉴》中也提到,不论是个人投资者、投资经济人、基金经理还是投资银行,但凡有投资行为的人,都容易陷入“贪婪”和“过度自信”这两种心态中。而且过度泛滥的情感,会影响到人们的理性行为。因此,在回顾次贷危机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很多专业机构的行为是那么疯狂、荒谬和不合逻辑,就像丧失了理智一样。 让规则生效 左小蕾对一些认为次贷危机的原因是风险评估模型出现问题的看法颇不以为然:“能否做到完美无缺的假设绝对不是最根本问题。要设置规则然后切实执行,并建立起强有力的惩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法国兴业银行就是规则没有执行到位,才会捅出那么大的娄子。银行不是没有规则来约束交易员的行为,但想要赚钱的渴望使银行内部对违规操作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要让他们自律,天真了一点。自律不是自己建立起来的,而是制度一定要约束到你非自律不可、不自律就要受到惩罚,他们才会自律,不然统统都想打擦边球。” 不光面对金融风险是如此,就连企业的其他外部风险亦如此。为什么企业在节能环保上总是做得不到位,就是因为环保节能设备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如果政府能够颁布一套法律,对企业的节能环保进行例行检查,没能通过检查的产品禁止出口,企业才会真正舍得下血本去解决环保问题。可是现在没有一套强有力的体制来约束企业的行为,让企业仍对自己的行为放任自流,最后当其他国家挑刺找茬的时候,中国的企业就正撞在枪口上了。近年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日本毒饺子事件、美国召回中国制造玩具事件就是这样来的。试想,如果这些企业当初不是那么贪婪,又怎会面临今天更大的损失? 八项注意之四:用制度规避风险。 归根结底,风险的应对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人性问题。正是由于贪婪,所以即使看到了风险,只要有利益也要奋不顾身地飞蛾扑火。无怪乎“贪婪”会位于七宗罪之首呢! 次贷危机是怎样产生的 2007年 2月:美国抵押贷款风险浮出水面。 4月4日:美国第二大次级债机构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 4月24日:美国3月成屋销量下降8.4%。 7月10日: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大跌。 8月9日: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 8月11日: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 9月18日:英国北岩银行遭挤兑拟分拆出售。 10月24日:美林证券发布第三季度财报,称由于受次贷影响,公司当季亏损22.4亿美元。 2008年 1月15日:花旗集团宣布由于次贷损失,在去年第四季度净亏损98.3亿美元。 1月16日:摩根大通公布2007年财报,第四季度亏损35.88亿元,其中因次贷损失13亿美元。 1月30日:瑞士银行宣布,受高达140亿美元次贷资产冲减拖累,去年第四季度预计出现约114亿美元亏损。 3月16日:摩根大通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