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理财的重要决策之一,企业融资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及风险的防范至关重要。在我国,企业融资是广大企业走向市场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企业国际化所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过去,我国对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企业正不断走向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生产者。如何及时足额地筹集到生产资金、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成为企业考虑的头等大事。这使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企业融资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证券市场是企业外源资金的重要来源。在企业来自证券市场的资金中,债券融资占的比重比股票融资高得多。从筹资者角度而言,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融资,比起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其综合成本更低。企业债券融资作为企业融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为企业筹措大量资金;更有力地支持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需要,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风险意识、信用意识;为企业开避一条长期的资金融资渠道,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等方面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债券融资尤其是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严重滞后。从融资结构看,企业的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品种上都不成比例。理性的融资顺序应为: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然而在我国无论是绩差企业还是绩优企业,都竞相选择股权融资,这是形成上市公司配股热、增发热的最重要原因。 造成我国企业融资畸形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在我国,无论从政府部门、管理当局、还是企业,大都把上市作为筹集低成本资金的来源。这种现象的根源深藏于传统体制中,是在一个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现象。传统体制最基本的特征是短缺,资金作为一种资源更为突出。在融资的观念上产生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也不管成本的高低,只要得到便是成功”的误区。加上“赖帐机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企业很少考虑资金来源结构和资金成本对企业运行的影响。随着二十多年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已从总体上摆脱供给的约束,走向需求的强硬约束。为适应这一巨大的转变,我们的一切管理思想和行为方式都要转向特别关注市场和需求导向。我们的社会也要实现从扩张规模为第一要务到提高效益为第一要务的转变。这一点反映在筹资方式上,就要求企业应当从什么钱都要转变为十分关注筹资方式、关注筹资成本,从而选择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筹资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 我国目前的企业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但离现代企业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所以我国企业融资除了应有商品经济下企业融资的一般特征外,又具有我国企业融资现实环境造就的特殊行为特征。国内理论界对微观资金筹措与利用的问题有了相当的研究,特别是几年来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股票融资的理论与实务研究日渐成熟。但对企业债券融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也就是说,对于企业债券融资的研究刚刚起步,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特别是对企业债券融资的行为与动机、发展与创新以及风险与防范的分析研究还比较缺乏,随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研究将不断深入。 在过去的十年里,证券业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通讯的进步所给予的机遇,取得了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但其中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股票融资。从加入WTO的角度看,今后中国资本市场必然会迎来一个债券融资高度发展的阶段。如果说过去十年中国资本市场上主角是股票的话,可以预见,未来十年的主角将是债券,特别是企业债券。可见,在未来十年内,企业债券融资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完善市场结构的必然选择。 笔者认为,今后必将把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作为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之一。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企业债券融资成了我们面临的重点研究课题。 作为资本市场的两个重要子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应该协调发展。在资本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新形势下,在机构投资者日益壮大、并逐渐成为市场主力的情况下,发展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完善市场结构的必然选择。企业债券融资发展条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人们在涉及市场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上已达成共识,这些问题包括:发行企业债券必须打破所有制关系,允许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进入这个市场;要变额度配给制为核准制;改变原有的层层行政审批的做法;加强各类中介机构的职责;加快企业发行债券的市场化进程;企业信息披露必须更为充分;债券的种类必须大量增加等。

随着企业债券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必将赋予企业更宽的融资渠道。企业完全依赖商业银行的局面将被打破。如果把加强企业债券市场化发展与加快解决社会信用问题结合起来,将极大地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进程。企业发行债券,从市场发展的角度讲,已不仅仅是一个融资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市场的发展,调整了企业的资产结构,完善了企业的财务关系。 现阶段研究中国企业债券融资,从系统研究企业债券融资理论入手,比较与借鉴国际经验,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具有很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