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邓小平在一次接待外宾的谈话中自豪地说:“我们有个7岁的娃娃,已经能拉外国的、大的小提琴曲。”这个7岁娃娃就是吕思清。
◎孟静
当年与吕思清一起赴美的学友,都已转行,只有他还走在音乐这条路上,为理想而与家人长期分离,“演奏家的生活比较麻烦,都说我们是世界公民,我们的居所都不是特别固定的,比如我的一个好朋友就经常住在酒店里”。可是有了家庭后,吕思清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家”带到那里,尤其今年7月,他的第二个孩子出世后,更希望把时间放在经营家庭上。“对我来说家庭在哪儿,我就在哪个地方。我不能失去生活中最有趣的东西,那就是和家人相处的时光。” 他现在的一个家在旧金山,在北京有两处房子,分别位于新源里和郊外的“纳帕溪谷”。1991年,他和室友去旧金山的纳帕溪谷游玩,在那里第一次品到十几种不同风味的红酒,这次旅行,不仅让他养成了品酒的爱好,也让他在选择北京的第二居所时,只因这个楼盘的名字就有了购买冲动。这幢房子基调是温暖的鹅黄色,走廊墙壁上是写意金色叶子的花纹,有光时才能看见。房子两层460平方米,外观采用美国加州风格,很少有门,在分隔的地方,都使用了葡萄园拱廊设计。 这幢别墅的装修装饰处处显示出吕思清的职业和趣味,他周游各地,在瑞士、西班牙,都萌生过定居的念头,所以客厅的顶是木制的西班牙顶,经常在这里请好友戴玉强、汤灿来饮红酒,吃西班牙火腿。因为工作关系,他周游过世界,每到一地都会买纪念品:南非的木雕、泰国大象锡杯、日本娃娃……当然还有钢琴和数不清的红酒。“今天想喝果香味浓的还是矿物质或泥土味道的酒?”他喜欢酒中的变化,那可以赋予他音乐的灵感。 这些东西都是他和妻子一起淘来的。有一次他们在纽约跳蚤市场看到一个酒柜,可带不回来,于是专门返回新泽西借了旅行车,把很沉的酒柜搬到没电梯的公寓。“家是共同经营的历程,一个人经营总不够完整、温馨。”他习惯买任何东西都是两人一起决定,这样也不会埋怨对方。这个150美元买来的酒柜,后来搬家时有人出到了1500美元,他们也没舍得出手。 8岁前吕思清生活在美丽的青岛,“对我来说记忆是非常深刻的,两层楼的德国筒式建筑,斜斜的那条小街,在我记忆里都是非常清晰的。包括邻里街坊,我的大婶、亲戚,玩耍的同伴,现在一想起来就像黑白电影里的场景一页一页的。我们住在二楼,是跟奶奶住在一起,条件非常简陋。没有卫生间,整个楼层只有一个厕所,也没有水管,很多东西就成了生活中固定的主题,每天都要把一个巨大的缸打满水。即便这样,我还是很欢欣、很快乐。那时也没有玩具,玩就到街上去玩,也没什么车。我记忆中很细长、很陡的一条路,等我成年后再回去看,发现又短又没有那么斜”。 到美国上学后,他起初租的房子只有五六平方米,一张床,一张桌,“有两平方米我就可以拉琴了”。即使这样逼仄的房子也很贵,“1989年的时候,我一个月的房租不加水电费就250美元,问题是你去追求一种大的环境,追求一种最高的教育环境的话,就要为之付出代价,这也是代价之一。当时我是觉得很震惊,从来没住过这么小的房子,但我觉得人生当中不光是有鲜花掌声,你也应该经历这种波折,经历失败。关键是你要怎么从失败中得到经验,从失败中爬起来,让它成为成功的动力”。 成名后,吕思清在演出中认识了妻子,他们住在纽约新泽西郊外的Townhouse,那是他最有感情的居所。“我觉得每一个家在人的生活过程中都有不同意义。我小时候的家给我一个成长的环境,包括父母兄长对我的爱,这个感觉跟你后来自己成的家、你的另一半给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每个阶段人对家的概念也是有所不同的。现在来说,新泽西的家我住了很久,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家,一个完整的家不是说光有一个地方住了,还有你爱的人、爱你的人,你很多的记忆、很多的感情在里面。我的第一个小孩也是在那里出生的,所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记忆,是真正意义上的家。问题不是你住在哪里,关键是那里是不是有你爱的、爱你的人,是不是有一个非常温馨的环境。对我们这种常年在外的人,家就像一个避风港,让你很放松、很舒适,可以给你很多爱和支持,也可以让你愿意付出很多爱,对一个人来说也是一个休息和充电的环境。” 因为工作关系,他必须居住在大城市,出生在海边的他自然是智者乐水,小时候家里洗澡不方便,他们会去“洗海澡”。所以后来,因为工作便利必须要生活在大城市的时候,他也尽量选择邻水的郊区,他在新泽西的家就叫做“水边城”。“我觉得一个自然的环境对我来说挺重要的,我一般不住在特别大的地方,当然回北京是例外了。一般我都会在一个特别大的地方的旁边住,因为我希望能有一种变化,就像我的音乐一样,能够有一种对比。我是希望能够借由大城市的繁华和文化艺术的便利,另外希望能够在自我的时间、自我的世界里更轻松、更平静、更安静地度过我的生活,我跟家人、朋友的生活,或者说是更平静地享受生活赋予我的东西,去体味生活。” 缺水的北京似乎不太符合他的要求,“北京非常特殊,在这里工作便利,很多时候不是说这个地方很漂亮很舒适就要在这个地方住。我8岁开始在北京上学,所以北京对我来说像是个老朋友、亲人一样,对北京有很多回忆”。但他尽量在北京郊区也选择了邻水的第二居所。 这个第二居所自从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吕思清和家人待在这里的时间愈发长了,因为它有游戏室,有一整面的大落地窗,有可以晒太阳的后院。每天早晨,吕思清的第一件事就是练琴,他只在长途飞行和大年初一会给自己放假,平时要保持每天三四个小时的练琴时间,练完琴再做其他事情才能安心。他从不感觉枯燥,“一个人成功最重要的条件是你要有一种自律,一种对自己的要求和坚持,前提是你必须要对它有激情、热情,你才会做好这件事。很多时候你没有激情也可以做一件事,做得也还可以,但你不会做到最好。所以,一旦我没有了这种对音乐的热爱,我这种激情也会随之消失,我也不会再从事这项工作,但我相信这件事不会发生”。在美国,邻居对演奏家会很注意,怕被琴声干扰,尤其是钢琴,通常钢琴家会选择最角落的房间,蒙上厚厚的隔音设施。但在中国的第二居所,吕思清不会有这个担忧,他们的楼间距很大,私密性也好。 在看房子时,他喜欢很多样板间的设计,但到了那种环境有不敢坐下去的感觉,所以他的家中一切以舒适为前提。“我是一个很注重整洁、很注重环境的人,如果一个人能更多从生活中体味到很多,能把自己生活的空间、品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达到最好、最高,我觉得这对他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提升。” 选择第二居所时,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这个世界好的东西很多,不能说这个房子越大越好,房子越多越好,我觉得应该是这个房子能融入你的生活,能够符合你的生活理念,最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你自己的生活品质。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生活中很多的必需品,车也好,房子也好,其实它的价值体现不是多贵,你花了多少钱,它的体现是它对你的生活品质的提升是不是有了最大的帮助,是不是在你的生活中让你更多地去享受生活,这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