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清末民初的一代奇人陈澹然说过:"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2002年,《纽约时报》发表了一则有关美国第一大银行--花旗银行为了不丢掉大客户,不惜冒丢掉全民信誉的风险,协助安然公司"做假账"欺骗投资人的消息,结果导致该日银行系统股票全盘下跌,花旗股票每股下跌5.04美元,跌幅超过16%,花旗银行的总股票市值在当天蒸发掉260亿美元。而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的安然公司,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位,不得不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宗破产案。 这种反面的例子《三国演义》中也写了很多。没有眼光就要掉进坑里,没有脑子就会保不住脑袋,没有心胸就要众叛亲离,没有气量就能气绝身亡。董卓被干儿子反水,死于戟下;袁绍全军覆没,呕血而亡;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叹毙命。 常言道: 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宽广。一个企业家能否有大成就,核心在于眼光与胸怀。企业家的境界,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博大的胸怀是民营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长期以来,我们许多企业不善于把竞争的对手变成竞争的伙伴,所以做不大做不强。很多企业都把行业龙头企业当作标杆顶礼膜拜,却总是忽视一点: 除了去学习别人的智慧或者方法甚至精神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学习别人的胸怀。
![国史通鉴秦汉三国篇4 第10节: 三国老板◎领袖篇(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55072929713.jpeg)
回过头来想,曹操为什么要和刘备上演一出青梅煮酒论英雄的龙虎斗?恐怕是曹操还是明白,作为一个想要赢得天下的"壮志之士",拿眼光和心胸进行竞争,这是当领袖、做头号人物无法回避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2. 百折不挠: 领导力的最坚强表现 "百折不挠"中的"挠"是弯曲,比喻屈服。意思是无论遭受多少挫折都不动摇、不退缩、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品节刚毅,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改变自己意志的气概。 刘备伐吴失败,七百里大火烧毁了蜀国创下的基业。面对一副烧焦的烂摊子,诸葛亮受遗诏托孤。即使是困难重重,国中无人,朝中无将,诸葛亮仍能运筹帷幄,安居平五路,六出祁山,七纵平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一统天下。但现实却是极其严峻: 三国之中,对手魏国势力最为强大,其土地、人力、财力、物力比吴蜀两国的总和还要多,而蜀国相对最弱。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与其坐而待亡,孰若伐之?"(《后出师表》)于是毅然挑战极限,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发愤图强,这种不屈不挠、尽力而为的奋斗精神,正与刘备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