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当美国高科技产业迅速兴起时,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肩负着一个重大的使命访问硅谷。布莱尔此行的目的是来探索硅谷高科技产业成功的秘密,并企图将之应用于英国,为此布莱尔与硅谷思想最为敏锐的企业家相聚一堂,交换看法。陪同布莱尔访问的英国保守党的高级顾问,曾在英国的报刊撰文质问:"为什么英国无法产生Yahoo或 Google这样的互联网巨人?"有意思的是,2008年初引起广泛关注的上海、广东省委主要领导也发出了"上海(广东)为何出不了马云?"的感慨。 参与同布莱尔会晤的有苹果、思科、AMD、Sun等世界一流电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们是现代计算机产业史上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布莱尔告诉硅谷的高科技领袖们:"我们试图在英国用我们的方式证明,英国是一个有活力有创造性的国度。"这些硅谷明星们告诉布莱尔的是,冒险文化及其与大学的紧密联系是美国计算机产业成功的最大原因。在美国,特别是在硅谷,如果你经过冒险,却失败了,你事实上会更为受益,而且更有价值,因为你已经知道了更多。Adobe总裁兼创始人纳尔伊恩说:"你看到这一屋子的人,我们中有一大批是从一个公司倒到另外一个公司,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大堆失败,无论是我们自己创立的公司,还是我们投资的公司,或者是已经取得成功的公司,他们实际上不会以我们现在这种方式出现。" 在鼓励冒险的企业文化土壤上,20世纪的美国涌现出了大批的敢赌敢搏、不怕冒风险的成功企业家。西方石油企业总裁阿曼德·哈默,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投资石油开发时,有一家德士古石油企业正在旧金山以东的河谷里寻找天然气。他们钻井到5600英尺的时候,仍然不见天然气,该企业认为耗资太多,再钻下去很可能徒劳无功、难以自拔,于是匆匆鸣金收兵,认为此处不可能有天然气了。哈默得知了这一消息,立即派专家进行考察,经过大量数据分析,以30%的风险系数和70%的成功概率,在原钻井上重新架起钻机,又钻进3000英尺,天然气终于喷薄而出。后来,哈默又听说举世闻名的埃索石油企业和壳牌石油企业在非洲的利比亚由于探油未成而扔下不少废井,便带领人马开赴非洲,以"愿意从利润中抽出5%供利比亚发展农业和在国王的家乡沙漠地带寻找水源"的投标条件租借了两块别人抛弃的土地,很快又打出了9口自喷油井。
![报告老板三国rap 第14节: 三国老板◎领袖篇(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54974687431.jpeg)
这其中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有"把冒险进行到底"的眼光和勇气。因为善于竞争的人都知道,胜利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的努力之中。功亏一篑而导致失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 一是有人做过,但无效果而停止,此事仍无结论;二是客观条件制约,此事无法进行,只好罢手;三是超过预定目标和常规可能,无力向前跨越一步;四是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错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