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介绍了迈克尔·波特的专论《什么是战略》,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提出,战略是对企业竞争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谋划。而制定或重建一个清晰的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领导者。这一定义也印证了《隆中对》的典型意义,这个方案不仅被刘备作为一方霸主高度重视,从欣然接纳到忠实执行了几十年,不可谓不长期、不全局,而且策划人诸葛亮也由卧龙岗的一介平民书生跨越为领导集团的核心人物,可见真正的战略必须和最高领导力相结合。 公司的战略不是拍脑门拍出来的,它应建立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上,因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代表了自己独特的资源。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提出来不过十几年的全新概念。20世纪末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的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的哈默尔首先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书中,明确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制订总体战略的基础,也是公司持久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公司的竞争优势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最重要、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应体现在获取利润、占有市场以及有效抵御外来的竞争和威胁的能力。
![第26节:三国博弈◎战略篇(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54619531007.jpeg)
《隆中对》中提出的"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就是诸葛亮明确指出刘备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有着本质不同。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建立竞争对手不能轻易复制和模仿的资源能力和竞争能力。以下是一些国内外著名公司的战略定位,无不体现了"人无我有"的特色: 沃尔玛(WalMart): 向顾客提供"天天平价"的跨国零售商; Google: 组织全球信息,让所有人都能轻松使用; 丽嘉酒店: 世界范围内豪华酒店服务的首要提供者; 宝马: 向顾客提供汽车驾驶的乐趣; 格兰仕(Galanz): 做全球名牌家电的生产制造中心。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模式,也是独具特色的战略分析和战略定位的结果: 海尔--安营扎寨模式; TCL--品牌共享模式; 联想--借船出海模式; 华为--技术领先模式; 长虹--产品代理模式。 以国内案例做分析。万科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另类,它没有像大多数的同业者那样依靠获取稀缺的土地资源,原因是万科拿不到好地皮,因而比同行更早地转向了精细化、专业化运作。在国内外的建筑业,主流的建造方式的误差是以厘米来计算的,而高度精细化的误差却以毫米来计算。这样可以看出,万科采取了从诸葛亮到东芝这样一以贯之的"隆中对"路线,跳出旧产业的低水准,而大胆开进高新水准的层次,也的确如同蜀汉和东芝一样收取了几分天下市场的胜算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