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所谓"人无完人",说的是人不可能完美无缺,特别是人才,他在某一方面才能卓越,在其他方面可能就非常普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也在所难免。不干事的人,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懒惰";而干事业的人可能有一百个缺点,他要干成一千件事,或许就会有一万个缺点。我们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经常发现,越是大才,越是"恃才自傲"、不拘小节、固执己见;才干越突出、缺点越明显,这是一般人所难以接受的。作为管理者,就要明事理、宽胸怀,在用人之长的同时,也能容人之短,注意保护有缺点的人才、大胆启用有缺点的人才,要看主流、看大节、看专长、看贡献。孔子曰:"赦小过、举贤才",不纠缠于枝节,不能把眼睛老盯着他们的不足、过失。要有宽大的胸怀和度量,善于容忍、原谅别人的弱点、过错。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不在于如何减少人才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当然,对人才身上存在的缺点也有必要及时指出来,让其改正,以免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但这种"指出"应该是关怀式的,不能因为芝麻点大的小错,就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所以,在对待人才身上的缺点时,应以宽容、理解、体谅之心去对待,重视才能,指出缺点,明确方向,以诚为怀,促使人才不断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曾在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手下任职,当时仅是上校。他生性倔强,太爱"独立思考",不仅顶撞上司,甚至叫人下不了台,被讥为"不好用的上校"。麦克阿瑟的夫人心中不快,便吹枕头风说:"那个艾森豪威尔经常和你过不去,把他撤掉算啦!"麦克阿瑟的回答充满哲理:"人才有用不好用,庸才好用但没有用。" 蓝色巨人IBM公司的第二代领导人沃森说:"最容易使人上当受骗的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人;我宁愿用那种虽然脾气不好,但有真才实学的人,作为领导者,你身边这样的人越多,办成的事也越多。"事实上,不好用的人往往不迷信权威,不计较个人得失,并且事业心很强。管理者应该独具慧眼,大胆起用所谓"不好用"的人才,古人说:"人之才行,自古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 对待不同的人才,必须把握不同人才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以长制短,知人善任。

对于严明制度之才,他们有非常强的法制观念,能根据公司实际状况的需要,制订符合公司需要的规章制度。这种人刚开始工作时非常辛苦,等制度完善后相对较为轻松。为了公司,最终为了员工的利益,一般制度严厉,所以当制度还没有完善时,往往受到同事的猜忌,制度实行以后,由于太严厉,上上下下都畏惧,触犯纪律的人容易反感甚至敌视。制度是一个组织的根本,没有完善制度不可能有一个完善的组织。制度型人才尽管功劳很大,但往往不受管理者及同事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