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宋朝的宰相晏殊,有着很多过人之处。《待人玉屑》中载有他的一件趣事: 有一次,他路过扬州大明寺,让随员念壁上的诗,但不许事先念出作者的姓名、籍贯等背景,而是在听出是好诗之后,再询问作者的情况。晏殊正是用这种方法,发现了诗才出众的王琪,即将他由县主簿推荐到集贤院。晏殊的这种特殊做法,现在看来仍有现实意义。他叫人念诗而"诫其勿言爵里姓名",这对于革除那种看名气地位、讲人情面子、任人惟亲、惟资历、惟门第的做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从结果导向去发现和识别人才,才能做到选贤任能。是诗人,就要看他的诗作;是科学家,就要看他的科研成果;是干部,就要看他的政绩……这实在是客观、公正的选人标准。历史上,尧选舜、刘备选诸葛亮等,凭的就是其贤能。

日本某银行总裁的话很有见地:"用人要凭能力,在心目中要把每个人的履历表烧掉"。管理者应学会心如明镜,从貌似平常的事物中识别人才的不凡特质。在企业中,缺少的并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慧眼,一定要留意身边的普通人才,或许你的疏忽会让你丧失不少发现优秀人才的机会。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卸任后,意外地把董事长的职位传给了阿基勃特。美国标准石油公司作为一家大企业,内部人才济济,高手如林,无论是才华还是能力,在阿基勃特之上的人几乎数不胜数,但洛克菲勒却选中了阿基勃特当董事长,这有他独特的见识。早在很久之前,当阿基勃特还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一名小职员时,洛克菲勒就发现他办事尽心尽职、脚踏实地,尽心竭力地维护着公司的声誉。不论在何时何地,凡是要求自己签署的文件,阿基勃特都会在签完名字的下面,接着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样一句话,甚至在书信或收据上,也不会忘记写这几个字。时间长了,他被同事们亲切地叫做"每桶4美元"。其真名倒是很少有人叫了。当时,洛克菲勒担任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听别人说起此事,他为公司有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雇员感到十分高兴,并且兴致勃勃地与阿基勃特见面和交谈,共进晚餐。按理说,写"每桶4美元标准石油"这几个字是举手之劳,认真做起来都不会太难,可只有阿基勃特坚持不懈,一做到底,实属难能可贵。洛克菲勒认为,这样对公司忠心耿耿、顽强坚定的人是董事长的最佳人选。阿基勃特果然不辱使命。 其次,要选用诚实、言行一致的人。"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所以不能只喜欢听些顺耳的话,特别是要提防那些"嘴里喊哥哥,脚下使绊子"的小人。一般而言,敢于不畏权势,直言谏上的人是忠诚可靠的人,而总是喜欢顺着领导的意图,领导言必称是者大多是无能的小人。这两类人物在《三国演义》中都有很多个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