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三国猎头◎人才篇(16)
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问题的症结还在诸葛亮身上。诸葛一生惟谨慎,这种性格也造成了诸葛亮事必躬亲的做法,无论大小事,似乎不经他手,就不放心。作为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诸葛亮尽心尽责,本无可厚非,但也正是他过于亲力亲为,势必影响到属下在重大挑战面前放手实战的锻炼机会,客观上导致人才培养的不够。比如,诸葛亮对"军中罚二十以上必亲览"这就很值得思考。首先军中的赏罚应是以制度运行的,罚二十以上就要以人代替制度再判断一下,自然累死,并且他去世后别人也未必做得到,或者即使做也做不到他那么好,结果这就变成一个不完善的制度,三国中蜀汉后期的官僚体制是最臃肿的,不知是否与此有关;其次是他用人方面授权程度太低,自己做了一大堆中层干部的事情,客观上剥夺了下属发挥重大才能的权利,可以想见,在瞬息万变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中,如果不能让重要的人才独立应对考验,而总是要帮扶管带,那么一旦失去在后面做靠山的支撑力量,该是怎样不堪设想的结局呢?
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实在是比不上他常自比的管仲了。管仲做了齐桓公的"CEO"以后,很快就向齐桓公推荐了几位各具才能、独当一面的分管"副总裁",很多事情就交给他们了。试想一个人再厉害,也难是全才,或就算是全才,时间精力总及不上几个人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能顶诸葛亮。换个角度看,这也说明诸葛亮没有真正信任组织内部的其他人,在这种思维定势的指导下,蜀国的人才培养事业能够有坚实的基础吗? 诸葛亮对人才的培养还偏向于直接的具体指导,而较少使人才有独立的锻炼,无法给下级创造出大胆思考、自主工作的机会,让下级只有依赖感,而没有信任感。人才没有锻炼的机会,当然无法脱颖而出。这种只凭自己的经验和判断直接灌输的结果是,只会培养出老实听命而非当机立断、独当一面的大将。刘备临终前说过马谡这个人为人有点夸大,很容易"纸上谈兵",而诸葛亮从自己的价值偏好上判断,得出马谡是可以在高层次判断上有一定能力的结论,所以并不重视多给他实践中锻炼的机会,尤其是不从小事做起,逐步提高,而是直接委以大任,重大到直接关系到整个战局的成败,结果发生了街亭失守、泪斩马谡的悲剧。 "荆楚多壮士,益州尽奇才"。刘备活着的时候,蜀国人才辈出,名将名相荟萃。但经诸葛亮多年管辖后竟然缺兵少将,到诸葛亮去世、姜维北伐中原时,竟到无能人可用的地步。从诸葛亮的成长经历来看,诸葛亮本应对选拔人才有更深的理解,然而,把刘备和诸葛亮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从理论上讲诸葛亮要比刘备高出一筹,但从具体实践看两人的做法相去甚远。刘备在用人上是不拘一格,"五湖四海"皆用。他不但有以关、张、赵、马、黄为代表的中原人才集团,还有以诸葛亮、庞统为代表的荆楚人才集团,以法正、李严为代表的西川人才集团,甚至包括蒋琬、魏延、杨仪、费祎等一大批文官武将。刘备的用人方法是用人所长,所以有志之士竞相拥聚。
更多阅读
第66节:三国猎头◎人才篇(28)
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合理的人才流动有益于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因为人才流动的过程中,事实上也就是一个信息、经验和技术在不同公司之间的交流过程。以美国硅谷为例,其跳槽率高达10%~12%,这成为了硅谷独特的"跳
第65节:三国猎头◎人才篇(27)
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企业留不住的人才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要干大事业的人才,他要创立或领导比本企业还要好的公司;二是另谋高职级、高待遇的人才;三是自认高明,而企业又无法重用的人才。对这些人才,企业应予放行,不
第64节:三国猎头◎人才篇(26)
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刘备能留得住诸葛亮,曹操却无论如何也留不住关云长,其原因何在?尽管人心不古,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本质上和现在的人才管理仍存在共性。大凡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都有完整的世界观和价
第63节:三国猎头◎人才篇(25)
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愿景的作用已被许多卓越企业的实践所证实,我们来看看四通集团的案例。十几年前,几位中科院知识分子借了2万元,在一间破旧的卖菜的铺子里,开始了实现共同愿景的事业: 我们献身一个事业--改革的事
第62节:三国猎头◎人才篇(24)
系列专题:《1800年经典商话:非常三国》 曹操驾驭部下喜欢用"术",基本风格上比较接近法制化管理。在"唯才是举"的大前提下,充分发挥奖罚规则的作用。所以在重金和高位的目标引领下,各路人才还是竞相投奔,用心 报效。 曹操统率十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