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网站不能盈利不是因为赚的钱少了,而是花的钱多了;博客网站如何盈利这个问题不是太复杂了,而是太简单了。
严格地说,BSP们并不缺钱。博客网和中国博客网近期分别宣布获得了千万美元级的第二轮风险资金,Blogbus的第二轮融资据说也已经尘埃落定。但是,不管BSP们从VC那里拿来多少钱,都无法改变他们还是没有盈利的事实。在博客浪潮席卷中国互联网的大好形势下,在中国博客数量已经达到1600万的今天,这个产业却仍处在烧钱的初级阶段,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捧着金饭碗要饭——这是BSP们最大的尴尬。
盈利就在眼前?
在互联网领域里,不盈利并不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个网站的创业初期,烧钱是很正常的。比如,眼下雄霸一方的新浪、搜狐、腾讯等豪门,当初也无不经历过烧钱这一阶段。也就是在2、3年前,他们的商业模式才趋于成熟,才开始过上这种日进斗金的幸福生活。不过,这不应该成为BSP们自我安慰的一个理由,因为从最初博客被引入中国的2002年开始到现在,将近4年已经过去了。4年,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领域里,已经足够一个产业走过一个生死轮回了,但我们的BSP们对于自己的盈利模式却仍然一头雾水——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BSP们显然明白这一点。事实上,他们要比其他所有人都更着急,他们迫切需要向投资者、大众和媒体证明博客是一种很有“钱”景的商业模式。眼下,博客网站如何盈利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一个热门话题,且可能是博客产业的核心话题。对此,BSP们的声音惊人地一致:博客产业中蕴含着无数的商业机会;博客网站迟早会实现盈利!但是,迟早到底是多迟多早?
有人说,博客网站的盈利就在眼前,比如博客网的方兴东,他说:“在2006年,博客网会非常赚钱。”这句话让记者兴奋不已,但仔细思量,却觉得有些遗憾,因为赚钱和盈利毕竟是两个概念。更让人遗憾的是,方兴东紧接着还说:“等我们的用户从百万级增长到千万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拿出我们清晰的盈利模式。”我们不是不相信方兴东,只是不知道从百万级到千万级,这中间要花多长时间。
寻找救命稻草
当注册用户达到一千万以上时,博客网站的人气和影响力必将实现质的飞跃,必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到网站投放广告——这也许是方兴东和其他BSP们打的如意算盘。但很可惜,互联网广告恐怕很难成为BSP们的救命稻草。
根据艾瑞的调查报告,目前仅新浪、搜狐、网易、TOM四大门户就占据了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70%以上的份额。也就是说,BSP们只能和各地的地方门户以及数不清的各种专业网站去争夺剩下的30%的份额,对于越来越庞大的整个博客产业来说,这无疑是杯水车薪。而且,在目前的近百家BSP中,未来注册用户能达到千万的,注定会寥寥无几。
互联网广告难孚众望,会员费模式同样难担大任。中国网民似乎天生地只对免费感兴趣,要让网民们为BSP提供的博客日志托管服务掏钱,恐怕比登天还难。Blogbus和中国博客网曾先后尝试过向用户收费,但很快就受到了网民们的口诛笔伐。各BSP们现在倒是卯足了劲为客户开发各种互联网增值服务,比如日志备份、RSS订阅、离线书写、搬家服务等等,只是这些服务眼下几乎还都是免费的。未来收费的机会不是没有,不过还有待于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另外,互联网出版业务应该是博客网站特有的一种模式。四月,大红大紫的新浪名人博客徐静蕾就推出了她的博客新书,不过销售情况并不理想,而且,也没有同新浪进行分成。
同互联网增值服务相比,移动增值服务更让人期待,比如移动博客。提供移动博客服务的Mblog在日本已经赚得盆满钵满,最近在美国市场也实现了盈利。在我国,已经有不少BSP开始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比如博客网在今年年初推出了名为“迷你博客”的移动博客业务。更早的时候,中国博客网推出了MRABO,这同样是一种移动博客服务。但千龙博客副主编沈阳认为,移动博客要想给博客网站带来大量收入,必须要具备3个前提,“一是移动博客的有效用户群要非常大,二是用户要养成习惯,三是资费要相当便宜”。但眼下,中国移动博客的用户群并不大。一方面,大多数BSP还没有做好同电信运营商的接口;另一方面,我国手机用户中上网的并不多,通过手机上网看博客、写博客的就更少了。另外,尽管目前移动博客的收费并不是很高,每月在10元和20元之间,但考虑到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是收入偏低的年轻人,这个资费标准仍需要降低。
开源,更要节流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似乎要得出一个很悲观的结论:博客网站们在短期内将无法实现盈利。不过,这个结论恐怕很难站得住脚,因为,博客网站盈利其实是有先例的,国外的如大名鼎鼎的MySpace,国内的则是在IT圈里无人不知的Donews。
Donews的收入模式很简单,无非是互联网广告加活动再加上少量收费的企业博客。但就是倚靠这么简单的收入模式,Donews在2005年盈利将近200万元人民币。Donews的成功让很多博客网站看到了盈利的希望,他们开始借鉴前者的一些被证明是成功的做法,比如面向专业的人群提供专业的内容,致力于提升自己在某个领域里的影响力等。这种做法不能说错,但如果仅仅只看到了这一点,那就是买椟还珠。Donews最成功的地方不是他提供的是2.0的内容,而是他在按照2.0的做事方式来提供内容;Donews实现盈利靠的不是开源,而是节流。
Donews的员工总数不到十人,其中开发和维护人员都是兼职,核心员工只有四人,其他如论坛版主等都是由业内人士义务担当的,这使得Donews的运营成本极低。在国外,拥有7000 多万名注册用户的MySpace也只有不到20名员工,其中程序员只有8人。相比之下,博客网的后台技术人员据悉就有36人,其他BSP也大抵如此。BSP们维持一个如此庞大的技术人员队伍其实是有苦衷的,因为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博客网站后台系统的稳定性也越来越重要,而中国BSP们在技术上的先天缺陷也只有用技术人员的数量来弥补。
庞大的程序员队伍再加上同样庞大的编辑、市场和行政等队伍,BSP的员工总数动辄上百人甚至数百人就不足为怪了。庞大的员工队伍必然会带来巨额的员工工资,再加上无法控制的市场推广费用、昂贵的写字楼租金以及价格不菲软硬件,BSP们的入不敷出也就不难理解了。
眼下,我们的BSP们在盈利的压力下好像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为了获得更多的互联网广告和其他收入,就一定要提高网站的流量;要提高网站的流量,就一定要扩大网站的影响力,要加大投入,比如招聘更多的编辑,进行更大的市场推广;注册用户和流量的增加又给网站的后台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必须招聘更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升级;而员工数量的增加又使公司的日常管理陷入混乱,必须要招聘更多的行政人员;另外,为了提升网站的品牌形象,还应该租更高级的办公写字楼……
其实,BSP们在苦苦探求新的博客盈利模式而不可得的时候,如果他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博客网站不能盈利不是因为赚的钱少了,而是花的钱多了;博客网站如何盈利这个问题不是太复杂了,而是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