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山寨文化凶猛
如果超越“山寨”这个词与非法、地下和拙劣模拟相关的含义,深入其文化内涵的核心,我们会发现它的顽强的生命力,灵活多变的策略,和敏锐的时尚触觉。
撰稿·严锋
2006年6月的某一天,我到徐家汇太平洋数码广场为太太选购MP3播放器,左挑右挑,怎么也不能如意。苹果太贵,创新太难看,国产的音质不行……突然,一块半个巴掌大的白色MP3吸引了我的眼球:轻薄小巧优雅的身材竟然配了一个2.4英寸的液晶屏,摆在当年一大堆小屏厚边的MP3中,完全是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再插上耳机一听,我更是大吃一惊,这音质与价格相似的那一堆MP3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几乎直追数倍身价的i-pod。 没什么好说的,立刻就拿下来吧。卖家说抱歉,现在缺货,只有样品。这就是国货MP3中的精品,大名鼎鼎的魅族M6,无论是外形、做工、性能无一不傲视同类的舶来品。这是我第一次对国产随身数码产品产生惊艳的感觉,伴随而生的,还有一种极为真实的爱国激情。坦率地说,在数码领域,这样的激情,是难得的,是迟来的。 迟到总比没有好,我从此开始关注M6的后续产品。不可思议的是,受到市场狂热追捧的魅族,在随身视听市场风起云涌、前景一片光明的大好形势下,再也没有推出一款新产品。他们在干什么? 2006年8月,网络上传出一个消息:魅族要做手机啦,名字叫M8。从最早透露的规格来看,这款手机还是有相当的魅力的:533Mhz的Arm11处理器、2.6英寸VGA屏幕、WinCE系统。但是,一个纯粹的MP3厂商,想要跳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搅浑水,大家除了佩服其雄心壮志之外,也未必就对之抱有多大的期待。 但是没过多久,事情发生了重大变化。2007年1月10日,苹果推出了i-Phone,将移动电话、可触摸宽屏、iPod以及具有桌面级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搜索和地图功能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将来会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印迹的一天,数码、时尚与人类永恒的社会交往行为走向了一次完美的融合,而强大的商业运作又将其后果持续地震荡扩大。2007年1月29日,魅族正式发布他们正在研发中的M8的规格和效果图,人们惊奇地发现,传说中的M8与已经问世的iPhone,有着耐人寻味的相似。从此,M8与iPhone的克隆与创新之争,就成了外界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除了相似以外,M8几乎在所有指标上都超越了iPhone:更高的分辨率,更高的主频,更强大的媒体播放,调频收音,卫星导航。更不用说那iPhone难以望其项背的本土化和中文处理能力。魅族甚至放言将与腾讯深度合作,让M8与QQ无缝接轨。当然还有那极具吸引力的价格优势。苹果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傲慢与偏见,iPhone在中文处理方面先天的软肋,也助长了一个空洞的形成,让中国人不息的时尚技术渴望转化成一种新的数码爱国主义,而M8则成了这种爱国主义的最佳载体。 就这样,M8开始升温。为它再添一把把火的,是无休止的延期面世。先是说2007年底,然后又说是2008年初,再接着是无数次的跳票,直到今天。M8的官方发言人J.Wong甚至因此而获得了“囧王”的头衔。在网上,各种半真半假的效果图和真机泄露图满天飞,性能参数不断进行与时俱进的修改,不断引起各种争议和热烈的讨论。门槛苛刻的内部公测的申请,吊足了网友的胃口。到后来,M8的粉丝逐渐成为一个信仰日益坚定的群体:等待M8的面世成为他们生活中重大的谈资与寄托,捍卫M8、抵御M黑的蔑视与攻击,成为他们的重大使命。 与此同时,有一个词汇伴随着一股强大的潮流席卷中国:“山寨”。这是一场颠覆性的群众运动。“山寨”文化的核心是强大而迅捷的复制能力,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名牌。而“山寨”同时也具有病毒般迅速蔓延的渠道,还有病毒般势不可挡的传染力量。山寨还有非凡的进化能力。我见到过8个喇叭的“山寨”手机,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都装满摄像头的偷拍利器,待机时间号称达到3个月的超常待机王,如此夸张的变异能力,就是最狡猾的病毒也望尘莫及吧。 谁要说M8是“山寨”机,M8的粉丝一定会和他拼命。魅族是一线厂商,名牌企业,既不像那些黑手机商那样逃避政府管理,更不会像他们那样从不花钱研发产品。事实上,魅族为了M8的开发,耗尽了资金,投入了全力,甚至可以说是孤注一掷,牺牲了原有拳头产品的后续研发。但是,如果超越“山寨”这个词与非法、地下和拙劣模拟相关的含义,深入其文化内涵的核心,我们会发现它的顽强的生命力,灵活多变的策略,和敏锐的时尚触觉。最重要的是,中国人对模仿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尊崇独创,鄙视模仿的。《易经·系辞上》里早就说过:“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乾和坤作为男女的代表,后来实为不平等之二元对立,而“效法”(即模仿),是女性的。对独创的自信和执迷,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独一无二性,但在近代也大大拖慢了我们融入世界大潮的后腿。像鲁迅“拿来主义”那样坦然而开放的胸襟和气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更似一种空谷足音。我们甚至会嘲笑日本人是模仿的动物,却看不到他们模仿背后的真正动因,更忘掉自己甚至连模仿也已经不会,却美其名曰不屑。 现代的心理学、遗传学、进化论会让我们对从个体生命到整个文化的模仿有一个全新的视野,也让我们对模仿与独创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一个不会模仿和复制的个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善于模仿和借鉴的社会是没有生命,最终也无法走向独创的。就拿iPhone来说,它所有的功能和理念早已在人家那里存在多年。我们的联想早在2003年就推出了XP618智能手机,使用windows for Pocket PC 2002 Phone Edition,3.5英寸半透式触摸屏,上网、邮件、GPS这些功能早就不在话下,只不过当时整个消费群体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而已。 今天,公司高层一方面强调M8的开发早在iPhone问世之前就独立展开,另一方面他们却对M8与iPhone的暧昧关系直言不讳。J.Wong说:“我们确实得到更多的启示,我们甚至不会忌讳把其他产品的优点引用到M8上来,但一定会尽量避免侵犯别人的权益。就像你小的时候在地上爬,哪怕学走路都是模仿大人的,当你逐渐长大也逐渐学习,终于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或行为,这就是创新。”在数码复制时代,“模仿”这一人类的永恒行为开始获得一种崭新的意义。 今天,M8依然在为获得入网许可证而努力,在为中国电信手机必须阉割WIFI的禁令而苦恼,在为有上顿可能会没下顿的处理器供货而发愁。M8真的会上市吗?在信仰M8的人眼中,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M8更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一个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