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再次来了,甚至真正的高潮还没到。有的人认为是“不期而遇”的,实际上,就从非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场危机也是“预料”之中的。我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是从事物理学研究,我的理想实现了一半,考上了杨振宁、李正道、邓稼先就读过的学校和专业,只是计划经济的分配和用人体制终结了我的研究梦想。太阳物理学研究有一个结论:太阳活动有一个11年周期,有关心社会学的物理学家(物理学家大都关心社会如爱因斯坦、迪拉克等)发现经济甚至交通事故率也受太阳活动的影响,上次金融危机是97年、98年,距今正好11年。
金融危机来临之际,我曾经服务过的客户“三一重工”也受到了影响,梁稳根董事长带头提出2009年只拿1元钱的年薪,向文波总经理等一干高管只拿50%的年薪。我们在浙江、江苏、广东的许多客户2008年四季度的出口业务和内销也大幅下滑……。时下,“胜者为王”的铁律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改为“剩者为王”了,真是沧海桑田啊!“剩”也就是在这场金融危机的磨难中能够生存下来,只要能够生存下来就能迎接下一波经济腾飞的浪潮,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问题是成为“剩企”(在经济寒流中能够生存“剩”下来的企业)的资格和条件是什么?既然剩者为王,众企业靠什么“剩”下来称王呢?是靠降薪或裁员吗?大家来看一个处惊不乱的案例:我们在深圳的一个常年服务的客户“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几年来通过真抓实干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建立定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事业蒸蒸日上。这场金融风暴袭来时它的业务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它的顾客只是减少或取消了给其它供应商的订单。这家公司成立6年来一直默默将资源聚焦于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顾客奉献服务、质量和成本方面的卓越价值,金融风暴来临之际,它正好借势网罗更多的人才和客户资源、开拓新的产品领域,公司呈现出一派蓄势待发的景象,这就是成为“剩(胜)企”的资格和条件。
对于没有具备和没有来得及具备资格/条件成为“剩(胜)企”的企业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坐而思不如起而行,亡羊补牢犹未晚。当今企业的“剩(胜)者之道”就是,建立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持续评估和提高战略成本管理绩效。如此不但能度过难关,更能提高抗拒经营风险的免疫能力,为企业成为百年老店创造坚实的身体条件。
最近已有许多客户向我们红略顾问请教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我们期望与顾客共同谱写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企业保卫战,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巍然屹立在世界经济大潮的风浪里,他们将撑起全球经济的半边天,正如毛泽东所说“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