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安踏,永不止步》
第二章:6年长跑
1991-1996年之间,丁志忠在做什么?
写这本书之前,我对安踏历史脉络已有粗浅的了解,基本上有个大致的印象,然而1991年—1996年这段历史,我是朦胧的,甚至是空白的。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那段时期最近的一年,离安踏成名都还有3年之久,此前一直默默无闻——二三千家鞋厂,安踏居于中下,也不可能有什么新闻;安踏成名之后的相关报道或专题多了,但是对于这段历史大多是一笔带过,或人云亦云。其二,这个阶段的安踏忙碌于企业的生存、自身的积累,企业没有人去留意,该给安踏记点什么。其三,时间的久远。那个时期离现在10多年了,10年足以让人淡忘过去的太多,悲伤的、激情的、痛快的、自强不息的,让丁志忠回忆,他也只能记住一些让他惊心动魄的事情。有时候,一件事曾经多么让我们无法忘怀,让我们刻骨铭心,却直到多年之后翻开日记,才让我们想起。(陈士信作品)时间是一种非常奇怪的东西,给人以希望和梦想,又让人悄悄忘记曾经的屈辱或是辉煌。
1991年—1996年,安踏到底做了什么?
丁志忠1987年17岁独自去北京开始踏入商海,在实践中学习、领悟市场、管理与企业经营,4年之后学成归来,与家人共同成立安踏鞋厂,此时他才21岁。21岁对于当下的青年来说,大致是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哪怕是商学院的学生,对于商业、经济、管理,也才开始进入“懵懵”的启蒙阶段。丁志忠把“这段时间”往前推移了4年,并且他以市场为老师,而不是学院派的各种管理与营销的原理与模式、抑或经人加工之后的商业案例。4年的北京之行,对于丁志忠、安踏的意义重大,丁志忠在那里接受了最前沿、最丰富的商业才能培训,北京的王府井、大康鞋城等,成了他的课堂或案例研讨会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京之行其实就是丁志忠的“大学岁月”——最低成本、最为有效的“实战商业院学生生涯”。
21岁的年龄,正值芳华,稚气未消,到了近三十岁,男人才逐步成熟起来,无论外表还是内心。21岁的丁志忠不同,4年的优胜劣汰、催人奋进的市场洗礼与磨砺,让你看到21岁的丁志忠的另一番脸谱:理性、成熟、稳重,目光深邃,还有他内心里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涌动——这往往源于宏伟的事业理想。
91年丁志忠从北京“学成归来”,已经成功由一名初中毕业生蜕变成营销人才,其家族所拥有的工厂也由生产导向的制造时代,步入市场导向的营销时代,丁志忠已经略懂公司经营,长于销售。安踏鞋厂由当初只顾、只管、只会制造向价值链更高的一环——销售环节伸展,企业组织机能的蜕变与不断完善,让安踏拥有更大的发展与成长空间,对未来也握住了更大的自主权。虽然他还不懂战略为何物,但是他知道,北京的市场需求,足以让安踏鞋厂快速积累、成长、做大。有时候也没有必要懂,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往哪里去,其实就是战略。(《安踏,永不止步》陈士信作品)
安踏鞋厂成立之后,外贸代工仍然是安踏的主要业务,这也是以前业务的延伸,订单很大、利润有保障的代工业务,安踏自然不会轻易舍弃。现在的问题是,陈埭镇不少起步更早的鞋厂,规模更庞大、技术更先进、实力更雄厚,客户也更多更优质、订单更多,安踏想紧跟别人的发展速度难度都已不小,更别谈超越。而这些领先的鞋厂,也比较单纯,他们认为,海外的市场需求是无限的、外贸订单aihuau.com可以做一辈子,企业还会以这样“凶猛”的势头发展下去。事实上,2007年—2008年,广东陆续倒闭上千家鞋厂证明了,代工企业的生命其实很脆弱,或许更早的97年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说明了。十年之后,当安踏依靠品牌领先,占领国内市场,不断实现飞跃,而当年多少家规模几倍甚至十几倍于安踏的鞋厂,已经“灰飞烟灭”,留给世人更多的或许不是商业范畴里的思考,而是感慨,感慨市场的残酷——顺则兴、逆则亡,变则通,守则止。
其实安踏鞋厂的独特优势,或许就是丁志忠从北京找到的一条并不被看好的国内市场。大康鞋城里的丁志忠,并不这么看,每天从那里批往全国各地的鞋,让他对国内市场信心十足;另外,他从改革开放看到希望,中国新政策实施几年之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与消费水平在不断提升,10多亿的人口,市场可谓是无限大。
1991年,安踏鞋厂成立,丁志忠从北京可不是带着大把的书回来,而是实实在在的钱,二十多万。这笔巨款,除了说明他4年北京之行的成功,更是证明了他的商业才能。家族企业的次子、一笔巨款、商业才华,这些要素足以支撑丁志忠成为安踏鞋厂的核心成员。丁志忠理所当然地担任副总经理,主管销售。从北京回来的丁志忠,不仅带着“一定要把鞋厂做大”的理想,还有另外一个情节,不服气的情节。在北京商场的时候,他发现,一些鞋子非常好卖,并且价格远远高于晋江鞋。他琢磨来、琢磨去,发现就是差一个牌子,晋江的鞋没有一个知名的品牌——他已经知悉有若干知名运动品牌是在晋江代工生产。(陈士信作品)他满怀激情、信心十足地回来了,晋江,我回来了。
当他回到久违的故乡,才发现,晋江缺少的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