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15日召开董事会,获批以现金要约的方式收购旗下齐鲁石化、扬子石化、中原油气、石油大明四家A股上市子公司,这标志着中国股市真正意义上的最大“私有化”正式拉开了帷幕。
据中石化公布的《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收购齐鲁石化、扬子石化、中原油气、石油大明流通股的价格分别为10.18元/股、13.95元/股、12.12元/股、10.30元/股。如目标公司的流通股股东全部接受要约,则流通股部分的现金对价总计约143亿元。齐鲁石化的收购价格比2月7日8.19元的最新收盘价,溢价24.30%;扬子石化收购价格与停牌前11.05元相比,溢价幅度为26.24%;而对于近期走势强劲的中原油气和石油大明,收购溢价也分别在13。16%和16。52%左右。所需收购资金在先前看好溢价10%的基础上又增加13亿元。
对中石化“私有化”的收购价格预先市场就是普遍看好的,而出台的实际价格更胜一筹,可以说真是高价收购。这四家公司当初发行公众流通的时候分别是 齐鲁石化5。00元/股、扬子石化4。20元/股、中原油气4。89元/股、石油大明5。98元/股,而现在几乎是翻翻的价格回购,这在“习惯”了“圈钱”的中国股市里,岂不是背道而驰、倒行逆施吗?
但是,市场上没有谁会甘愿做赔本的买卖,中石化在表示此次收购的重要意义时说,收购后可以进一步加强内部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战略决策、资金使用、投资管理、营销网络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提高管理效率,这符合中国石化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目标。另外,还在兑现上市时对资本市场及投资者的承诺,有效解决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问题。不过这些都只是大话,真实的是中石化早已打好自己的回购算盘,作为企业,回购的成本与收益必是考虑的重中之重。
市场上已有人给算了这笔账。中石化将以143亿现金进行收购,减去四家公司2005年前三季度相应股份所累计的净资产总额,其溢价金额为80亿左右。,如果该项溢价在10年内摊销,那么中石化每年的摊销金额为8亿元。但以2004年年度利润进行保守计算,这四家公司流通股2004年相对应的净利润总额为12.25亿元,因此其将在6年半内就可以回收相应的溢价。不过由于中石化旗下子公司分红较少,因此这四家公司未分配利润累计达84.76亿元,其中流通股东相应有18.7亿元利润未获得分配。减去流通股东相应的未分配利润,中石化所付出的溢价仅为61.3亿元,以此计算中石化5年左右就可以收回回购所付出的溢价。而其在5年之后则可以坐享这部分回购资产所带来的每年12亿元之多的高利润。
停牌时扬子石化的流通股市盈率只有6,68倍,齐鲁石化是7。08倍,中原油气是12。75倍,石油大明是12。28倍,平均为8。88倍,而收购价市盈率一下子提高到了10。65倍,表明的是这些股票的投资价值之前是被低估的。中石化之所以回购,在客观上可以说是价值的发现,“私有化”是钻了低估值的空子。
目前,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6倍左右,已明显地处于较低的水平,特别是还有相当数量的大盘蓝筹股市盈率都在10倍以下,股价甚至不到净资产值,然而还是吸引不了投资者的热情。这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中国股市还在“圈钱陷阱”阴影的笼罩下,饱受“圈钱陷阱”残害的投资者仍是心有余悸,特别是股改中公众股东仍受控股股东的摆布,因此只能眼看着低市盈率的股市而踌躇不前。中石化“高价”要约回购四公司的公众流通股,这就清楚地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股市潜在的投资价值,特别是那些被低估的蓝筹公司更显露了投资机会。
(鲍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