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美女战略择偶通婚另类专著:超级达坂城》
从长远看,解决北京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利用淡化海水,与北京同样缺水的天津己清楚地认识到这点。天津中国最饥渴的城市之一。 北京缺水,天津更缺水,北京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到300立方米,天津呢,只有160立方米,目前天津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要靠外调的滦河水和黄河水,但外调水的供应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今后即使有南水北调的水可以补充,其供应能力和价格如何也是一个问题。 天津正在实施工业东移,建设滨海新区,预计滨海新区今后每天将需要数以百万吨计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在这种背景下,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就成了毗邻渤海、有着153公里海岸线的天津解决水危机的一个重要方向。 2004年4月,天津市市长戴相龙主持召开了一个关于海水资源利用的座谈会,戴相龙在这次会议上称,"发展海水淡化的重任要落在天津的肩上"。

根据《天津市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到2007年,天津将形成年淡化海水5000万吨的能力。 同样是在2004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宣布从今年起组织实施海水利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鼓励各地组织项目申报。 不仅仅是天津,从辽宁、山东到浙江,各地一些海水淡化项目纷纷上马或准备上马,天津、青岛等城市还想争取让市民在两三年内喝上海水淡化后的"自来水"。 每吨淡化水成本多少,是多年来制约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如今海水淡化的成本究竟降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呢?据天津海水淡化研究所所所长助理阮国岭博士介绍,天津淡化海水的成本平均为5--6元。他还说,过去十几年来国际上淡化海水的能耗指标已经下降了70%-80%以上,目前一个日产10万吨的淡化水厂成本已经可以控制在每吨0.6美元左右,今后海水淡化的成本肯定还可以下降。 应该说淡化海水成本己与北京自来水价格较为接近,问题是把淡化海水从渤海边用大口径管道输送到北京,其最终供水成本可能高达30至40元,北京只有把自来水价格提高到与淡化海水成本接近的价格即每吨30元或更高,大家才会愿意使用高价淡化海水。 北京将自来水价格提高6至8倍后,可用自来水的巨额盈利来偿还建设海水淡化厂与100多公里的输水管道投资,这样可确保海水淡化厂与输水管道建设资金的筹措与归还。 在离海稍近的北京东效如燕郊,可以考虑建设若干个全部使用淡化海水的住宅小区,这种小区不会增加北京供水负担,因此在户籍上可放开,只要是外省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只要肯承担高价淡化海水支出,并购买小区商品房,就可取得北京常驻户口,那么来自祖国天南地北的外地人才所聚集的淡化海水住宅小区,就会成为类似京效西红门镇那样的小达坂城。 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淡化海水只要按成本供应,淡化海水的投资、建设与使用应是不成问题,水资源短缺将不再成为北京引进外地大学生与外来人才的障碍,那么"超级达坂城效应"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北京将更加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