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究竟是谁的悲哀?
市场经济的根本规则是公平、公正、公开。但关系中国国计民生中国股市。到现在为止起码还不是。
国外证券市场都是市场化发行新股的。不但最想买股票的能买到股票(价格优先),就是最想卖股票(发行股票)的也一样能如愿的卖出股票(市场化发行)。而中国股市却不是这样的规则。管理层垄断新股,管理层控制新股发行速度和规模,这使得整个市场的可入市资金只对应有限股票,形成的股价是绝对高于市场化发行新股,所有可入市资金对应无限股票的价格。所以中国股市的一直高估,中国股市一直有下跌的欲望,而且中国股市每时每刻都害怕扩容,害怕更多优质的股票加入。
股权分置改革本来是要通过补偿流通股东向市场市转轨的。但实际情况下却是仍然维持政策市的估值水平。显然目前的中国股市,目前的股改,整个市场投资者已经成为了管理层拒绝进一步市场化的“人质”。要么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持现在的价值中枢,要么继续推进市场化损害投资者利益。
但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已经表示:“中国坚持改革与开放不动摇”。言下之意就是证券市的市场化改革还将继续。那么证券市场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会怎么样呢?股改后下一步中国股市的改革步骤应该是,股指期货,然后是做空机制,再就是市场化发行。当然没有一个机会均等的新股发行机制,将要上市的公司是不可能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优胜劣汰的。深化市场化改革就是让最想需要资金的企业上市,让业绩最优良的企业上市,当然有大规模业绩优良的蓝筹股上市的结果就是市场机制大面积淘汰垃圾股的时候。当然也是市场做空机制做空那些只算精神账不算经济帐不遵守客观规律的企业的时候。以后的中国股市将面临着是否打烂旧世界重建新秩序的理论之争、多空之争。
当然证监会也许继续维持自己的面子,不希望这个市场走向市场化。尚福林反复说:“新老划断没有时间表。但总有一天要有时间表的。但如果继续政策阻挡市场扩容,那么大量业绩优良的企业就会选择海外上市。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显然是“宁于洋人,不于家奴”的股市政策。但“不于家奴”又怎么样呢?难道放开市场化发行的大门冲垮现在的政策市下的价值中枢吗?谁让股改继续维持了一个政策市呢?但继续维持政策市又怎么样呢?没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就会有投资价值吗?优质企业海外上市,或者国内投资者转道海外市场中国股市的问题就没有了吗?目前的中国股市对管理层而言是很尴尬的。
中央政府已经给政监会以足够的时间,足够的金钱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以来实现中国股市的国际接轨。而证监会仍旧面临“知识和经验的不足”,股改成功后仍旧要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来继续政策托市,继续拒绝市场化改革的深步推进。新老划断还是没有时间表,那么股指期货、做空机制,市场化有没有时间表呢?优质资产只能海外上市的中国股市,不知道是政监会的悲哀?还是中国投资者的悲哀?抑或是中国经济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