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投资之前莫忘测风险属性(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11453971516.jpeg)
系列专题:《家庭规划理财方案:30之后靠钱赚钱》
按照以上思路理财,相信胡先生和太太今后的退休应当会有很好的保障,他们可以尽享科学理财带来的富足生活! 第三部分 家庭理财不可不知的N多风险 投资之前莫忘测风险属性 过去到银行买理财产品,客户可以各取所需,任意选购,但自从银监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颁布以来,要求银行在“在提供财务规划、投资顾问、推介投资产品服务时,应首先调查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的,以及对相关风险的认知和承受能力,评估客户是否适合购买所推介的产品,并将有关评估意见告知客户,双方签字。”客户购买理财产品要先做风险测试,将有效的避免部分银行从业人员为销售特定银行产品或银行代理产品对客户进行错误销售和不当销售现象。 银监会制定该项规定,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广大投资者的权益。仔细研究外资银行的理财业务从业经验,可以看到外资银行在这方面已做得相当的规范和成熟。比如花旗银行,专门制定了合规标准。合规意为在整个投资产品业务中,必须遵循“基于需求”的销售准则,该准则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了解你的客户(KYC)——识别并理解客户的需求;二是教导客户——确认客户对投资产品的充分理解。花旗银行严格规定未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分析测试不得推荐销售投资产品,即使为此失去客户。 理论依据——人的投资行为大部分由心理因素主导 要求客户在决定一项风险投资尤其是高风险投资前,配合银行做风险属性分析方面的压力测试从心理经济学角度分析,是因为心理经济学认为人的心理感情在大多数时间里代替理智主导人的经济行为,从众和恐惧是产生买涨不买跌现象的根本原因。在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价格上涨即便达到疯狂的程度,投资者照样趋之若鹜,根本不理会价格已远远超出商品本身的价值;反之,当价格一跌再跌,但依然无人问津。比如目前中国的股票。因此“克服投资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选择适合自身心理承受力的对象和投资方式”,就是心理经济学倡导的理念。 而将心理经济学的理念引入理财规划之中,则更体现了理财设计的个性化。在投资理财活动中,根据个人的条件与个性,他面对风险表现出来的态度基本有三种:激进型、稳健型、保守型。激进型的人愿意接受高风险以追求高利润;稳健型的人愿意承担部分风险,志在谋取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获利;保守型的人则为了安全或获取眼前的利益,宁愿放弃可能高于一般水平的收益,只求保本保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