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家庭规划理财方案:30之后靠钱赚钱》
如何寻找风险型投资和保守型投资的平衡点 刚过而立之年的李小文为某外贸企业的营销经理,太太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文员,结婚3年来两人感情一直很好,但他们在理财上却始终难以达成共识。李小文热衷于风险性投资,主要把资金集中在了股市上,不过,一直战绩不理想,现在他最盼的是尽快发年终奖,好追加资金来扭转战局。而太太则追求平稳,连银行理财产品她都觉得有风险,所以便认准了“有钱存银行”一条路。因为理财观念的严重差异,并且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因此他们想请理财师给点评一下,并就他们的具体情况提一些理财建议。 家庭收支情况分析
![第45节:投资之前莫忘测风险属性(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11441326927.jpeg)
李小文从事营销工作,实行的是基本工资加提成,平常每月拿到手的收入是4000元,另外,年终奖约占全部收入的一半左右,估计今年能发5万元。太太工资相对稳定一些,月收入3500元,年终奖估计为2万元。目前,他们的家庭资产相对单一,主要为10万元市值的股票,以及6万元银行储蓄。两人均有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险。 李小文家庭的理财方式时下较为普遍,反映了年轻人经济独立、追求个性的时代特色。不过,李小文热衷于投资股市,在目前股指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仍然难以取得较好盈利,按说就应反省一下自己是否适合炒股了。而李太太则过于保守,在目前通胀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很难确保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为此,两位理财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理财建议 用基金来中和投资风险和收益 今年10月份以来,深沪两市1422只股票中,涨幅与大盘同步或优于大盘的有134只,占比仅为9.4%,而下跌的股票高达千只以上,占比超过70%,市场“二八”现象极为明显,也就是说目前股市赚钱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挣钱的多数为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面对这种现状,根据李先生的炒股的业绩情况,建议其在合适的时候将手中毫无潜力的股票抛出,用2/3的资金购买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比如目前业绩不错、累计净值在1.3元以下的次新基金;1/3的资金换成债券型开放式基金,用两种基金搭配来平衡收益和风险。这种理财方式不用再因炒股牵扯较多精力,可以安心做好工作,到时候营销业绩上去了,基金还可给自己带来一份相对稳妥的收益,可谓两全其美。 对于李太太来说,这种“有钱存银行”的传统观念更是 要改一改了 目前,各家银行都在大力推广人民币理财产品,其稳妥性较好,但收益却比同期定期储蓄高出不少。比如,光大银行正在热销的第十期阳光理财“套餐计划”,为人民币5万元起点,预期综合年收益率3.0%,关键是期限只有5个月,在明年外资银行大量进入,金融竞争加剧,存款利率和理财收益有攀升可能的情况下,选择短期理财产品较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