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就是钱,我们天天使用的钱。我们可以用钱去买各种各样的产品,我们用钱去买产品的过程,就是用钱去分配产品的过程。比如,肉七元一斤,我们用钱去买肉就是用钱去分肉,每七元分一斤肉,每三点五元分半斤肉。
货币是以产品为要求对象的一般化的要求权,货币是一种权利,使用货币的过程就是你行使权利的过程,货币是一种要求权,说货币是要求权,是指货币的持有者有要求分配(购买)产品的权利,货币所要求的是产品。货币的权利是从产品中分离出来的,在所有制的条件下,产品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交换产品,第二个层次是产权产品,第三个层次是产品。货币能够分配的是交换产品(商品),非交换产品,要么不需要货币分配(如空气、阳光),要么不参加货币的分配。产品里,只有第二个层次的产品,才有可能分离出要求权,并一般化为货币。货币的分配职能是通过价格来实现的,价格反映的是产品和货币之间的关系,价格可以是一单位产品换多少单位货币,也可以是一单位的货币换多少单位的产品。价格由集合人的需求级次决定,而不是由供求决定。供求是分配的主体,价格是分配的手段,分配主体可以选择价格作为分配手段,也可以不选择价格作为分配手段。分配主体是不能决定价格高低的,就像价格的高低不能决定分配的主体一样。产品的分配就是产品在不同的人之间的运动,它是产品循环运动的一个环节。产品按照人的需求级次从需求级次低的分配单位流向需求级次高的分配单位。产品分配的基础是需求级次,不存在需求级次的产品只能按需分配,如空气阳光就是按需分配。需求级次即代表需求的存在,也代表需求的不同水平,相同水平的需求是不存在需求级次的。产品的分配至少存在两个分配主体,如果只有产品的需求级次存在也难以完成产品的分配,还必须存在货币的需求级次。货币是分配财富的手段,货币通过价格的波动来分配财富。就生产出来的财富而言,生产的过程就是分配的过程,分配的一方得产品,另一方得货币,这时产品和货币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产品和货币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变动的,这种变动就是价格的变动。设某个国家只生产A产品,为生产A产品,企业付出货币M元,生产出产品N个,这时M元的货币对应N个产品,每个产品的价格为M/N,如果企业将产品的价格定为P,且P是M/N的两倍,这时企业只需要出售N/2的产品,就可以将货币M回收。通过分配,企业不仅收回了货币M,还剩下产品N/2。在会计上我们用收入、成本、利润这些概念来来反映分配的过程和结果,由于收入、成本、利润即反映产品的循环运动又反映货币的循环运动,并且使用影子货币和货币一起反映,这为会计核算的不准确准备着条件。货币是由影子货币转换而来的,影子货币转换为货币的过程,如果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话,就是货币的发行或创造过程。影子货币转换为货币,可以发生在生产过程,也可以发生在分配过程,当影子货币转换为货币发生在分配过程,投机就出现了。投机一出现,分配的链条就很快被拉长,价格就更加波动。投机需求和非投机需求加在一起,使需求级次进一步提高,进而加速产品的分配活动。仍然以前面的例子为例,某投机集团通过自己的关系,从银行取得货币2M,这时货币的总量从M增加到3M,价格从P增加到Q,Q-P的价格差被投机商赚走了。货币分配财富的结果是创造财富的人不拥有财富,拥有财富的人不创造财富。财富由生产过程创造(自然界存在的财富例外),财富的拥有则是通过分配过程实现的。如果某些人不参与财富的创造,而利用货币的分配职能只参与财富的分配,这样的人是不是不创造财富。所以,人们说的好,赚钱不累,累不赚钱。
参考书目:《循环经济学原理》谭根林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