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是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手段之一,新产品是发展和利润增长的关键。我们只有不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理论,开发适应不同目标客户需要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经济价值的金融新产品,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增利源泉。近几年来,工商银行系统非常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工作,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缺乏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的科学方法指导,以致对于新产品开发和营销的效益状况,还往往只是总体上的定性判断,至于具体上那一种盈利及其数额多少,那一种亏损及其数额多少,则是道不清说不明。经济效益是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检验新产品战略目标实现程度的基本准则。如何正确客观地定量评价商业银行新产品效益的实现程度,亟待深入探讨。
一、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所谓新产品,是指技术特性或用途比以往具有显著差异的产品,或性能具有重大改进的现有产品。金融新产品具有三大特点:一是金融新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容易被他人所仿效。二是金融新产品替代性较强,其优势保持时间较短。金融新产品统计为自投产后统计2年内。三是金融新产品天生具有风险性。风险是由于因素复杂使实际结果和预期发生背离而导致利益损失的可能性。金融新产品在新产品开发与销售中,其自身就不可避免地拥有许多不确定性,具有很大的风险;不同阶段的新产品运行,其风险的类型与大小是不同的,新产品研究阶段风险相对较小,新产品投放市场阶段的技术风险、资金风险、政策风险、案件风险较大;不同种类的新产品,风险系数是不同的。
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应遵循以下6项原则:
1、客观性原则。设置的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新产品效益运动变化状况的现实特征。
2、科学性原则。应具有清晰的层次结构,由局部到整体,由复杂到简明,在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对新产品效益水平的直观结论。
3、定量评价原则。效益必须通过量化指标来表现,不能量化的东西就没有效益可言。评价新产品效益,应当坚持量化原则。
4、相对值与绝对值相结合原则。经济效益可以从相对值和绝对值两个方面来反映,经济效益相对值是指单位资源投入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水平;经济效益绝对值是指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总量。新产品效益评价中,既要衡量和反映单位资源投入该新产品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水平,也要衡量和反映该新产品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总量。
5、眼前效益与持续效益相结合原则。既要衡量和反映新产品投产当年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要新产品投产以后年度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反映新产品所创造的总体效益水平,才更具有新产品之间效益比较的可比性。
6、可操作性原则。新产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简单明了,所要求的数据资料能够及时、正确、完整地取得,计量评价上要简便易行,评价结果也更准确。
二、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模型的构造设想
金融新产品效益,应当从“一整体两阶段”的三个层次进行评价。
(一)关于新产品整体效益的综合评价
商业银行金融新产品开发和营销的整体效益,应当从单种新产品效益评价和全部新产品效益评价两个方面进行。
1、单种新产品效益评价。
单种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其经济效益评价模型为:
(1)模拟利润=(当年直接收入+分摊的当年间接收入)(1-税率)-当年直接成本-分摊的当年间接成本-当年直接经济损失-分摊的当年间接经济损失-预期经济损失-预期分摊的商誉资产损失。
上式中,分摊的当年间接成本、分摊的当年间接经济损失,可以按当年营业收入比例分摊。预期分摊的商誉资产损失,可以按应负责任分摊;在目前商业银行商誉资产价值未评价的情况下,预期分摊的商誉资产损失可以忽略不计。间接收入的分摊比较困难,可以采用多层次加权分摊法,即:先由总行或一级分行新产品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研究确定该新产品的间接收入与依附在哪些产品的收入身上(亦即该新产品的投放市场后会使其他相关的产品带来收入),而后由专家、客户经理、网点临柜人员进行分摊系数评价,再进行加权计算出分摊系数。
预期经济损失=该新产品风险资产余额×预期损失概率。
(2)成本利润率=当年模拟利润/(当年直接成本-分摊的当年间接成本-当年直接经济损失-分摊的当年间接经济损失-预期经济损失)×100%。
2、全部新产品效益的综合评价。
(1)全部新产品模拟利润=整个行处各种新产品的模拟利润之和。
(2)新产品成本利润率=整个行处各种新产品的模拟利润之和/全部新产品(当年直接成本-分摊的当年间接成本-当年直接经济损失-分摊的当年间接经济损失-预期经济损失)×100%。
(3)新产品利润贡献率=新产品模拟利润/全部模拟利润×100%。
(二)关于新产品开发阶段的效益评价
(1)新产品开发模拟利润=新产品(当年直接收入+分摊的当年间接收入)×百分比-新产品开发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新产品开发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新产品开发技术引起的商誉资产损失。
(2)新产品开发成本利润率=新产品开发模拟利润/(新产品开发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新产品开发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新产品开发技术引起的商誉资产损失×100%。
(三)关于新产品营销阶段的效益评价
(1)新产品营销模拟利润=新产品(当年直接收入+分摊的当年间接收入)×百分比-新产品营销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新产品营销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新产品营销引起的商誉资产损失。
(2)新产品营销成本利润率=新产品营销模拟利润之和/(新产品营销×成本之和-新产品营销引起的经济损失之和)100%。
(四)关于新产品风险损失估算问题
在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中,对于风险的分析与估算是合理评价效益的关键性过程。新产品风险是指由于在技术、生产经营管理、市场销售、行业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使得产品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的结果。判断风险大小需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对产品的影响程度。
诚然,风险本身是一个无形因素,常常难以预测,也很难对其进行准确评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风险的成因进行分解,并对这些分解后的指标所作的评估,来间接推算出各类风险的大小,继而确定整个金融新产品的风险大小。
1、金融新产品研究风险。一是新产品能否按预期的目标实现应达到的功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新产品前景的不确定性。新产品在诞生之初往往是不完善的、粗糙的,对于在现有技术知识条件下能否适应市场需要,能否实现规模化生产目标,其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金融新产品技术支撑风险。新产品在技术上的风险主要来源于生产该产品的技术上的不确定性(技术成熟性、替代技术出现、技术更新的能力和速度、知识产权归属等)。
3、金融新产品信息流失风险。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新产品技术可能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流向其他商业银行。新产品技术要素的流失不仅是技术开发者的损失,而且它们一旦为竞争对手所掌握,还会对我行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
4、金融新产品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新产品的市场潜在性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难以确定市场的接受能力、难以确定市场接受时间、难以预测新产品扩散的速度、难以确定新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于消费者来说,新产品所具有的主要技术性能和优点不一定会马上体现出来。消费者要了解掌握新产品性能特点常常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往往是这些困难使得消费者产生拒绝接受新产品的念头。刚接触新产品的消费者,比较习惯于用比较熟悉的产品或相关的产品优点来与新产品的特点进行比较,而不是关心新产品与众不同的新特点、新性能和新功能,因而往往会产生接受障碍。
5、金融新产品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新产品投放市场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失败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新产品投放市场过程中因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新产品投放市场实施过程中因组织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风险。
6、金融新产品政策风险。新 产品在政策上的风险一般来源于国家、部门、地方政策上变化的不确定性。如国家、部门、地方制订的有关法律法规禁止某些新产品进入市场,或给某些新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带来困难或一些限制条件。
三、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的操作程序
1、数据采集。二级分行每年1月20日前要按照总行评价要求,认真准备《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表》及相关说明材料报一级分行。 2、数据初审。各一级分行对本地区二级分行上报的《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表》进行详细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加盖公章后于每年2月10日前报总行。 3、数据核查。总行评价机构负责对各地上报的评价数据进行核查,核查方式包括召开评价核查会和实地核查等。 4、数据计算与分析。总行评价机构负责对经核查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向总行新产品管理委员会提交评价结果。 5、结果确认。总行新产品管理委员会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并发布评价结果。 四、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运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了确保金融新产品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用,还需要切实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用统计数据的估计金融新产品风险资产余额的预期损失概率。应当利用在线挖掘技术,从时间、机构、所处地区等角度全方位展现金融新产品风险的相关因素,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统计分布、聚类、关联等统计手段达到分析、发现考核对象相关指标的变动、异常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揭示各机构、客户、品种的新产品开发和营销中发生风险的概率。
2、切实解决新产品效益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问题。新产品效益评价,是一种量化计算分析,它有利于清晰、直观地揭示和反映金融新产品效益状况,其前提条件是各级行处上报的统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必须完整、真实、准确。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开发一个新产品效益相关数据统计程序,自动生成统计数据;二级分行自动生成各支行的有关数据并汇总上报一级分行,一级分行自动生成各二级分行的有关数据,并与各二级分行上报的报表相互核对印;一级分行抽调人员到支行检查或稽核新产品效益有关项目的帐务核算的合规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3、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与效益管理相结合。新产品效益评价是效益管理的一个环节,通过对新产品效益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反馈,提出改善方案,以不断提高新产品效益。
4、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与激励相结合。一是要从制度上规定完成并上报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相关数据统计表上报的时限。二是要制定和落实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的岗位责任制,建立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相关数据统计表上报、核查评价责任人制度,并加强检查、稽核,力促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相关数据统计表上报、核查评价规范化。三是建立金融新产品效益评价奖励机制,对金融新产品效益显著的给予重奖,对金融新产品效益不好的开发部门和营销行处给予处罚,对金融新产品开发中造成重大损失的部门给予重罚,从而更有效地促进金融新产品开发和营销效益的更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