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有坑:树立正确职业精神的30条法则》
沟通比对立更重要 “God”这个单词,从左向右看是上帝,从右向左看是狗。你以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将决定你看到什么。正如叔本华所言:“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周宾在先前与上司发生直接冲突时已经处于劣势,在事后对她爱搭不理,更称呼其为“变态的老处女”,这样与张部长横眉冷对又犯了一个错误。 虽然周宾不为“权贵”而“折腰”,很有敢死队的意思,但敢死队,不是自杀队。在上司与下属之间进行力量对比,显而易见的是上司的力量要比下属大得多。说句实际点的话,作为下属,是“惹不起”上司的。是虎得卧着,是龙得盘着,站着的那是长颈鹿。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认为只有自己足够硬气的时候才是好样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什么是高手?高手就是不会让人给放倒,如果一出手就让人给制服了,还算什么高手。 知己才能律己,犯错误是因为你忘记了自己是谁。作为下属就要知道自己的位置,虽然不一定“挨打要立正”,但“犯错就要认”还是必须的。在工作中与上司产生了矛盾,并演变为两个人的“私人恩怨”,这个时候下属首先“妥协”一下,也许更利于矛盾的化解。毕竟让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向下属认错、赔礼道歉是有一定困难的。别总是认为脸面上过不去,赵本山的小品里不是说了嘛,“有错误怕啥,有错误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千锤百炼嘛”。更何况人家是上司,这没有啥丢人的。而且即便上司真的认识到了他自己的错误,大部分上司还是需要一个台阶,这个时候如果下属主动沟通,这个误会就很容易消除。即便上司不直接说出口,但他心里是有数的。
![第5节:二、被领导穿小鞋(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93849282830.jpeg)
而周宾没有这样做,相反却和张部长“春风吹,战鼓擂”,拉开了“看看到底谁怕谁”的架势。可以肯定的是,张部长不会把这当回事,毕竟她要整治周宾太容易了,这从周宾总是被穿小鞋就能看出来。其实如果周宾向她直接道歉就完了,没有必要在这些无谓的事情上浪费自己的精力。她无非是争口气,挣个面子,既然“打”不过她,就给她这个面子。她有面子了,也就不会给你小鞋穿了。 实力比善辩更重要 周宾忽略了这一点。他先是在同事之间聊两位领导“关系密切”,而后又去找赵主任理论,其实这些一点意义都没有。 或者周宾是个宁直不弯的人,那就腰杆子再硬点,如果自己在工作上不犯错误,即便是别人想整治都没有机会。不要去埋怨别人鸡蛋里挑骨头,事实上没有骨头的鸡蛋才是好鸡蛋。如果周宾真的做得足够好,在团队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赵主任要处理他也要掂量掂量,没有价值的人不就是人家盘里的菜 小贴士 职业伦理 职业伦理是处理上司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伦理的“伦”,原是人伦的略称,亦即人事方面的相对关系。职业伦理,定义的是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伦理是以孝为中心。人的一举一动,凡是不合伦理的,都成了不孝;合于伦理,则为孝。对上司虽然谈不上孝,但尊重是最起码的。“为人臣,止于敬”,在文言文中这个“止”就是“立”的意思,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做人下属,是以尊重上司为基础的”。所谓“忠君忠事,敬师敬上”。 读书笔记 三、不愿意拍马屁 对号入座 (1)你是否认为工作汇报是件简单的工作? (2)你做事情是否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了,不必太在意领导是否满意? (3)你是否认为那些总是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的人是在拍马屁? (4)是否上司对你发脾气,是因为你平时不主动讨好他? (5)你是否认为成绩不应该由自己来说,应该是由上司自己来发现? 坑 把处理好上下级关系简单地认为是拍马屁 坑边 李远参加工作几年了,但职位却一直没有获得提升。有时候李远自己分析,自己之所以没有提升,是因为自己不愿意以及像其他人那样迎合上司、讨好上司,拍领导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