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打开成功之门:领导的艺术》
领导工作中的误区 用人贵在人事相适,错放岗位的人不如垃圾。由于我国人多官多,机构庞杂,因人设事,人才错位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为了照顾大家都有点事干,都搞碗饭吃,把人员安排下去,而不管工作需要与否去设立职位,有时为了安排某个人,甚至舍长就短,还有些部门、单位,用不用人才,发不发挥人才的长处无所谓,甚至不用时对其领导者还无碍,用了反而担心乌纱帽易主等等,这些都是体制所造成的。除此之外,领导者在用人思维上出错的现象也不鲜见。有的不能用科学的人才价值观去识别人才,去发现人才,甚至陷入"罗兰夫人的错觉"(列宁语)中不能自拔;有的不能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人才的长处与短处、通才与专才、文凭与水平、资历与能力、优点与缺点、德才与政绩,以偏概全,求全责备;还有的甚至嫉贤妒能,任人唯亲等等。在这样的用人思维观念指导下就不可能做到知人善任,把人才放到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去,适才所用,用当其长,扬长避短。 领导者的沉思
![第31节:该不该让马谡镇守街亭(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83045125884.jpeg)
应该说,诸葛亮对用人是很有一套的,他在《将材》中,曾对各种将领的心理素质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将器》中,他还按照能量的大小把将领分为六个不同层次的级别,并对各级将领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作了归纳。结果还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用人应该量才施用,讲究人事相适,这是从古到今一贯被重视的用人原则。古人讲要"察能授官",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才能存在着差异性,作为领导者,就是要根据这种差异性,把不同才能的人放到适当的位置上,让其发挥所长,而不能舍长就短,因人设事,平衡照顾,更不能不知其人,就糊里糊涂用人。领导者要知道,人才是创业的根本。个人事小,事业事大,用人错位,于个人于事业都是不利的。现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竞争的焦点是人才,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竞争优势,谁就有机会在竞争中取胜。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具有正确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严格掌握标准,辩证看待人才,坚持人事相适,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样才能适才所用,人尽其才,事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