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



系列专题:《打开成功之门:领导的艺术》

  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

  --曹操、袁绍用人的不同风格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亲率十万大军,进抵黎阳,包围了曹军。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之下,曹操先以精锐突袭白马的袁军,斩袁绍大将颜良,再败袁军于延津。随后派兵偷袭乌巢,烧毁袁军屯粮,使袁军完全失去斗志。最后,双方决战于官渡,曹军全歼袁军,取得重大军事胜利。此后不久,曹操便统一了北方。

  早在公元190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袁绍是十八路诸侯盟主),当时,袁绍问曹操:"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曹操反问袁绍:"足下意欲若何?"袁绍答道:"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答道:"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从这番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曹、袁二人对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有不同的看法:袁绍认为,如果讨伐董卓不成功,自己就占据黄河以北地区,兼并北方的少数民族,进而以此为根本争夺天下;而曹操认为,广纳天下的人才和英雄,以正义之道驾驭他们,应该会无往不胜。

  袁绍虽然以物为本,重实力,但是袁绍也知道,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用人。袁绍年轻的时候,倚仗其"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背景,在当时的京城洛阳广交天下豪杰。但是,袁绍当时结交的对象只限定在名人范围,其实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而曹操就比较务实,不盲目相信名人,而看重实际能力,曹操讲过一句话: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所以说,曹操用人,是非常务实的。这种人才思维方式在讨伐董卓之时就有体现。当时董卓大将华雄引兵汜水关,连斩盟军几员大将,各诸侯一筹莫展。袁绍长叹:可惜我的上将颜良、文丑不在现场,若是二人有一人在场,何惧华雄?话音未落,关羽请战,但袁绍见关羽只是刘备手下一名马弓手,遂不屑一顾,并说:让一马弓手出战,岂不让人笑话?然而曹操却见关羽仪表不俗,威风凛凛,于是极力保荐关羽出战,果然关羽温酒斩华雄,从此一举成名。

  官渡之战前夕,曹操的谋士郭嘉分析曹操十胜、袁绍十败时曾指出:"绍外宽内忌,所任唯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也就是说,曹操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所用之人往往是依据其特色,发挥其长处;而袁绍用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宽容、很信任,实际内心深处还是防着别人的,所用之人往往凭着自己的喜好。其实袁绍集团也招揽了大批人才,比如说:田丰、许攸、沮授、审配等都是智谋之士,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张郃、高览都是世之名将,可谓人才济济,为什么会失败呢?其实还是袁绍不知道知人善任。比如说田丰、沮授,都是大忠之士,在战前、战中都给袁绍提过很多正确意见,袁绍就是不听,他听郭图的。为什么呢?因为田丰、沮授都是大忠之士,提出的意见往往是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通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但却不一定适合袁绍的胃口,但为了袁绍的基业,他们还是勇敢地提出来,可以说这两个人经常是直言犯上,袁绍这个人外宽内忌,久而久之,袁绍就不喜欢这两个谋士了。而郭图呢,总是顺着袁绍的心思说话,所以袁绍就更愿意听郭图的。大战之前,这田丰和沮授就反对出兵,郭图看透了袁绍的心思,于是极力迎合袁绍,劝其出兵。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在袁绍面前打小报告,说沮授和田丰的坏话,袁绍还真的信了,削减沮授的兵权,把田丰下了大狱。大战之前,因为袁绍不能知人善任,不用君子,反用小人,而且大军未动,先害智谋之士,犯了兵家之大忌。而到了官渡之战的关键时段,袁绍不派得力将领据守囤粮之所--乌巢,反而派一个贪杯好酒的淳于琼去守,为什么呢?因为淳于琼是袁绍的老关系。结果淳于琼贪杯误事,被曹操奇袭乌巢,一把火把袁绍的粮草烧了个精光。为解乌巢之围,袁绍采用郭图"围魏救赵"之计,派张郃带重兵去攻打曹操大本营,由于一时攻不下来,他又听信郭图的谗言,怀疑张郃谋反,使得张郃在进退两难的境况之下不得不投降曹操,这样一来,袁绍败绩已定。

  案例蕴含的道理

  事业的成与败、兴与衰,不外乎平时的用人。袁绍以物为本,重实力,曹操以人为本,重人才,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这种本质区别也决定了日后二者战略决战的胜败。袁绍也是用人的,他也是敞开胸怀,接纳天下的英才,在官渡之战前袁绍手下也是谋臣如云、猛士如雨,但是他用人却只是做表面文章,用人只看名声。相对于袁绍用人,曹操更注重实际,曹操很明白名声是外在的,德也是相对的,而才对于他的事业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曹操没有囿于名与实、德与才的无谓的界定与讨论,他径直把用人的指挥棒举向了"唯才是举"。是人就有毛病,你有毛病,我有毛病,大家都有毛病,所以有毛病它不是个问题,问题在于一个主帅要做到知人善任,明白自己的手下都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哪些长处、哪些短处,然后扬长避短地来使用,这就是知人善任。袁绍用人的原则很简单,就是我高兴。他高兴的原则也很简单,谁拍他马屁他高兴,谁提意见他讨厌谁。田丰不断地提意见,下了大狱,沮授不断地提意见,就被冷落在一边。曹操的用人方法则灵活多变,因为他明白非常之时需要非常之人,所以在曹操手下,各类人才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说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领导工作中的误区

 第51节: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
  现在对人才的呼声喊得很高,但实际上,真正重视人才的单位却不多,甚至连那些教育、科研单位也是这样,对人才口头重视的很多,实际行动的很少,没有把人才真正作为单位的第一资源,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做秀演戏、沽名钓誉,非硕士、博士不可,非博导、院士不可,目的是装点门面,以便评估考核过关,更有个别领导、学术带头人为手下有多少硕士、博士而自鸣得意。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名人的社会,这是一种不好的倾向,这使得每个人都千方百计想为自己头顶上增添一些光环,所以很多人挖空心思去弄一些虚名,甚至花钱弄虚名,所以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的名片上,写着很多协会、理事会的秘书长、理事长等。有些人很有名,但能力不一定很强,有些人很有能力,可能默默无闻。特别在一些存在论资排辈、按部就班的行业中,有些名人也只是时间积累的结果。在人才的使用过程中不是知人善任而是任人唯亲,老认为只有亲戚、朋友、同学、老乡、部下、战友才忠诚可靠,忽视个人能力,也不考虑是否人岗相适,吹牛拍马屁者得道升天,对持不同意见者就排挤打击。

  领导者的沉思

  同样一群兵士,由不同的人指挥会有不同的生死命运;同样一台设备,由不同的人操作会有不同质量的产品;同样的市场,由不同的人开拓会有不同的结果。为何?无他,唯人才尔。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必先用人。领导者要经常反思的一个问题是,有没有把人真正作为单位的第一要素,有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财富是谁创造的?当然也有人要说话了,光重视人才就可以保证事业蒸蒸日上吗?答:非也,重视只是第一步,只是一个前提,如何选才、识才、用才同样重要。选拔人才,更应该看重人的实际能力,而不仅仅看重这个人的名声有多大,而要注重他能为单位带来什么?能做什么?有什么特长?有什么优势?这才是关键。识才,还要善任。古话讲: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叹,是因为知识分子是一根毛,必须依附在别人身上(皮),只有觉得"皮"是对的,才能附,否则就完蛋了,所以就有了"三顾茅庐"的典故。这种延续下来的心态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桎梏,在某些单位里面,也会有一些传统思想的员工,对于这些员工,领导者的态度、表现十分重要。自古以来,总是"英雄相惜",领导者必须具备"慧眼识英雄"的才能,能够在日常工作当中发现人才,这是一个领导者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关键是看领导者怎么去用,怎么去安排合适的岗位发挥其长处、避免其短处,这也是一种领导哲学。在实际工作中,宽容不仅仅体现在容人之短,最重要的应该是两条,一是领导者敢不敢提拔能力、学识超过自己的人,真正的领导者、真正有自信的领导者,就敢于提拔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二是领导者有没有这样的气魄,有了成绩归功于别人的努力,有了困难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才能增强单位员工的忠诚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8301.html

更多阅读

第六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六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理,逍遥客栈,肖遥正在安安静静的看书,这本《以交易为生》中对“交易”的描述非常贴切:交易者十分自由,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生活,工作,可以对日常事务充耳不闻,可以不理任何人。这就是成功

以少胜多的战役 小不点何以战胜大巨头? 以少胜多的商业案例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类似的案例永远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战争上的还是商业上的,历史的新陈代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的反思的案例,任何一个大公司,都是从零开始的,因此,以少胜多的商业案例,并非是特例,而是大多数创业企业都要思考的,

恐怖丛林生存1.30素菜 第51节:第二章 悬崖边的生存术(30)

系列专题:《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今年有更多的人在使用搜索引擎、网上银行、在线交易、网上招聘、上网浏览资讯、即时通讯,使用网上视频、收费邮件、网上短信、网络游戏等业务,人们的上网用途和上网目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并

第51节:以包容之心,回馈这个世界(3)

系列专题:《关系决定命运:不抱怨的世界2》  他拄着拐杖,稳了稳自己的身体,微笑着对我说:“威尔,没有我的牢骚,这世上的抱怨也已经够多的了。这世界给了我那么多礼物,而在它运转的过程中,不再给它增添牢骚和抱怨,就是我能回馈它的最大的礼物

第14节: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9)

系列专题:《探索智慧:可以改变自我的心理学智慧》  描述他人时,我们倾向于针对对方性格、信念这种内在因素,去做说明;但轮到自己时,我们就会使用情境因素来解释自身行为。[7]例如,"你"没有守约,就是因为你没有责任感,但"我"迟到则是因为塞车

声明:《第51节: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为网友妳别犯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