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远离恶习成就新生活:毁人一生的99个坏习惯》
第1章 给日常行为习惯去污 No.1
![第2节:不把休息当回事](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8258432802.jpeg)
不把休息当回事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砺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珍爱自己,首先要从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开始。我们可以通过营养饮食、合理运动、科学用脑、有效安排时间等方式,来协调我们的身体,平衡身体的基本需要。 然而,现在有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人常常因为工作或者玩乐熬夜,晚上无法入睡、早晨难以起床。我们周围的同学朋友中,不乏这样"晚不睡早不起"的人,他们自认为保证了和"早睡早起"差不多的时间,至于睡眠的质量,也就不去计较了。 我们可以想到,睡觉很晚的人,睡眠的质量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他们往往不是自然醒来,而是因为必须起床才起来的。科学研究也表明,晚睡眠是不合乎人的身体节律的。勉强之下的晚些起床,虽然弥补了一些睡眠时间,但是没有办法弥补睡眠的质量,除非在白天的时候再适当地休息。 人的身体、大脑只有休息好了才能高效率地工作。休息并不是浪费生命,而是为了让你在清醒的时候,做更多有效率的事。 伊莲娜·罗斯福在白宫做第一夫人的12年里,要应付无数烦琐的事务。但她每次在接见一大群人,或是要发表一次演说之前,通常都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闭上眼睛休息20分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60多岁的丘吉尔却能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的秘诀是: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点,看报告、口授命令、打电话,甚至在床上召开会议。午饭之后,他要睡1个小时,晚上8点的晚餐之前,还要睡两个小时。因为他经常休息,所以能很有精神地一直工作到半夜。 任何一位还在学校念书的医科学生都会告诉你,疲劳会降低身体对一般疾病和感冒的抵抗力;而任何一位心理治疗家也会告诉你,疲劳同样会降低你对忧虑和恐惧感的抵抗力。 芝加哥大学实验心理学家杰可布森医生认为,任何一种精神和情绪上的紧张状态,在完全放松之后都不可能再存在了。这就是说,如果你能放松紧张情绪,就不会再继续忧虑下去。所以,要防止疲劳和忧虑,你就要经常休息,在你感到疲倦以前就休息。 短短的一点儿休息时间,就能使你有很强的恢复能力,即使只打5分钟的瞌睡,也有助于防止疲劳。爱迪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于能随时入睡的习惯。"现代教育之父"何瑞斯曼,在他年事稍长之后也是这样。当他担任安提奥克大学校长的时候,他常常躺在一张长沙发上和学生谈话。 经常休息,照你心脏工作的方法去做:在疲劳之前先休息。这样就能使你每天的清醒时间多出1个小时。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竭泽而渔"或是"杀鸡取卵"的愚蠢行为,以牺牲产能(鸡)为代价来提高产出(蛋)。我们往往更关心的是效率而不是效能,为了提高效率而忽视效能,这就削弱了我们取得成果的能力。而唯有产出与产能取得平衡,才能达到卓越的效能。很多人因为想多做点事而彻夜不眠,结果弄得精疲力竭,身体不适。而倘若好好睡一觉,效果则会截然相反,第二天可以精力充沛地做更多的事。产出与产能平衡是提高效率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是成功者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 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有永远的经济保障,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健康的身心和坚定的意志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基础,所以有规律地锻炼身心,将使我们能够接受更大的挑战。静思内省,会使人的直觉变得越来越敏锐。当我们在这两方面做到平衡时,所有习惯的效能就会增强。这样,我们将成长、变化,并最终走向成功。 工作、财富本身并不能给人保障,良好的思考、创造能力,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而健康的身心和坚定的意志,是达成目标的基础,是接受更大挑战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