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远离恶习成就新生活:毁人一生的99个坏习惯》
刺猬:人们都说戒烟很难,我认为主要是持之以恒难。我有20多年的烟龄,吸烟时经常会想戒烟,但总是今天推明天,这个节日推下个节日。十余年前我患了肿瘤,手术后至今我没再抽一支烟。戒烟有利于省钱和健康,我的经验是,天天减少烟量,不带烟和打火机,药店里戒烟药的效果也很好。 绝望生鱼片:我个人同意公共场所禁烟,以前抽的时候我也会注意场合,要是有人我就不抽。我感觉要戒烟主要是戒心瘾,多做其他的事,分散注意力。我在网上看到吃口香糖有助于戒烟,难受时就嚼口香糖,效果还真好。 从讨论的概况可以看到,大多数人知道吸烟对于身体无益,甚至也意识到吸烟是一项花钱的行为。不吸烟的人多数还是反对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的,至于戒烟,无论是吸上瘾的还是没有吸上瘾的,都是比较愿意戒除的,要不然讨论也不会逐渐转向交流戒烟经验。而在吸烟的人当中,不少人也意识到了自己吸烟的场合,但是难免还是有不自觉的人。 在正规社交场合,其实是没有相互之间敬烟、点烟等行为的,它不像敬酒、敬茶之类,后者适度时,对于人的身体有益,并且也不会太大地影响周围人,如果别人不愿意,不至于存在难以避免的被动接受行为。所以无论是从公众道德、人的身体健康要求,还是实际环境需要的角度,在公共场所,遇到没有熟人,或者是熟人并不介意,便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都是极端丑陋的行为。 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与吸烟一样会受到别人的指责。的确,中国人喜欢热闹,在地铁里、商店里、学校走廊里,经常可见中国学生在一起高谈阔论,而且最糟的还是在国外,用中文大声交谈。应该说在某些场合,尤其是公共场所,大声说话是非常令人讨厌的。比如夜间的火车车厢里,一车的人都倒头睡了,却有人无拘无束地大声聊天,或者对着手机大声讲话,身旁的人被惊醒了,他也没有丝毫的歉意,这就太令人厌恶了。
![第6节:旁若无人不是真的无人(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8256357983.jpeg)
按照礼俗,人们虽然有在公共场所说话的权利,但前提是尊重他人、保持环境安静。而不在公共场所喧哗则是一种基本的礼貌。旁若无人不是真的无人,我们要注意自己在公共场所的行为。 虽然人们有在公共场所说话的权利,但前提是尊重他人、不影响他人。旁若无人不是真的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