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公司 第28节:第9章 宝洁公司(2)
系列专题:《全球500强中之强:世界上最受敬仰的公司》
就这样,经过数十年的苦心经营,到1890年,宝洁公司已经具有几百万美元的资产。然而宝洁公司并不满足于现状,1879年宝洁公司又开发出了拳头产品"象牙"香皂。为了保证"象牙"香皂的销售成功,宝洁公司首次投入了11 000美金的促销费用,没过多久,"象牙"香皂便风靡全国,宝洁公司也从此进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 随着宝洁公司的发展和壮大,他们开始向外扩展。1915年,宝洁公司开始在加拿大设立其第一个海外公司,迈出了国际化经营的步伐,将其产品推销到了全世界。到1945年,宝洁公司已经成为一家近3.5亿美金的大公司,产品在美国和加拿大深受顾客的欢迎。 继"象牙"皂后之后,宝洁公司又于1946年推出了最重要的新产品--"汰渍"品牌。由于与当时市场上的同类的洗涤产品相比较,"汰渍"品牌性能优越得多,因此很快就大获成功。 正是因为"汰渍"品牌的成功,为公司积累了进军新产品系列以及新市场所需的资金。之后,宝洁公司又开拓了很多新的产品领域。例如,佳洁士含氟牙膏、可抛弃性的婴儿纸尿片、帮宝适等,同时公司开始进军食品和饮料市场。 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宝洁公司并没有放松对拓展全球业务的追求,宝洁公司开始在墨西哥、欧洲和日本设立分公司。到1980年,宝洁公司在全世界23个国家开展业务,销售额直逼110亿美金,利润比1945年增长了35倍。这个时候,宝洁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 此后,宝洁公司开始通过收购与兼并建立起核心的品牌系列。较大的收购行动有: 1982年收购Norwich Eaton药品公司进入非处方、处方药品市场和健康护理领域; 1987年收购Blendax系列产品生产线; 1989年收购Noxell公司和其著名化妆品牌Clarion产品,进入化妆品和香水市场; 1990年收购Shulton的产品线,拓展了男性个人护理市场; 1991年收购著名的化妆品品牌Max Factor和Beatrice,进一步在国际范围内拓展其化妆品市场; 1996年收购著名的美国婴儿尿片品牌Baby Fresh,加强了其在婴儿用品市场上的地位; 1997年收购Tambrands公司,拓展其在女性用品领域的全球业务; 2005年,宝洁公司又宣布出价570亿美元收购吉列公司。 这些收购项目加快了宝洁公司全球化的进程,确立了宝洁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 目前,宝洁公司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2003-2004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为514亿美元。其全球雇员超过11万,在全球7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及个人清洁用品等领域。 领袖档案
阿兰·雷富礼(A.G. Lafley) 我们的战略很简单,就是不断促进核心优势资源的增长并从中获得利润。 --阿兰·雷富礼 说到宝洁公司,就不得不提起他的首席执行官阿兰·雷富礼,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使得宝洁公司这个"百年老店"又重新焕发了青春与活力。 这位宝洁公司现任的首席执行官,1947年6月13日生于新罕布什尔州。1969年雷富礼毕业于汉密尔顿学院历史专业,随后开始在弗吉尼亚攻读文艺复兴历史方向的博士学位。不过,他只念了一个学期就退学了。
更多阅读
第28节:专心致志,才有成果--注意力(2)
系列专题:《处世哲学: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我做一件事时,如果被另一件事影响,就很难再次进入状态。老是做错事,忘事,提醒自己不要做错还是错,手上在做着事,提醒自己专心,可脑袋还是要开小差。以前父母总是说我做事粗心大意,我自己
第28节:成为和自己赛跑的人(2)
系列专题:《赢在起点:职场新人要懂的52件事情》 如果那个在小公司里工作的人能够持续不断的努力,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么说不定有一天,后面那个人离开公司自己出来创业,走出了另外一番天地,而前面的那位可能仍然在
第28节:全球化时代中的金融危机(2)
系列专题:《后金融危机时代必读书:下一轮全球金融》 基本面非常简单:二十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与外界隔绝和受压抑的金融自由化导致了重重危机,这些危机往往都非常深重。这些危机由于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而被放大,尤其是
第28节:“信心”在经济中的作用(2)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救市措施中最主要的,仍然是解决流动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最主要的还是救银行、救金融机构。这里面说救金融机构,主要是采取直接的优先股以可转股债或者是贷款等方式,来解决金融机构的头等问
第28节:“市场换技术”忽悠了谁(2)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对“市场换技术”的痴迷 “市场换技术”的悲剧一再上演。“市场换技术”的悲剧当然不只发生在中国民用航空领域,在汽车等技术相对密集等行业都或多或少出现了“马失前蹄”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