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如何快速成长和提升业绩: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想了解自己的工作,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建立与主管、老板之间的沟通渠道,谦虚好学,多听多问。同时,还要利用同事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借助同事的观察思考,发现自己无意识中忽略了的一些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工作。平时,多向同事请教这样一些问题: "你能告诉我有关的情况吗?" "你是怎么想的?"

"你认为这项任务的着手点应该在哪里?" "主管在上次会议中的发言,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些工作中看似随意的、非正式的问题,能帮你对自己当前的工作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从整体上正确地把握工作。 杰奎琳是一家电子公司研发部的职员,她在工作之中,经常认真地寻找一些组织管理中的漏洞和失误,并从中找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尽管她的这种做法,常常令上司和同事头痛,但正是她的这种负责精神,为公司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有一次公司高层制定了一个战略规划,准备研发一种新型的胶印机械。这个方案已经全部做好,款项也陆续到位了。但是,杰奎琳在刚刚接手设计工作时,就对这个待开发产品产生了怀疑。她认为,这个项目在操作上有许多仓促之处,再加上高管层在制定项目计划时,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证,一旦产品开发出来,可能被市场淘汰。 因此,她详细地把自己对这个产品的怀疑写成书面报告,并提了很多建议,交给了上司。由于她见解深刻,公司高层重新召开了研讨会,对市场状况和这个项目进行重新论证,又经过专家的审查鉴定,这个项目被重新修订。而杰奎琳的行为也深深地感动了公司管理层。 职场中,很多人缺少杰奎琳的主动精神,他们满足于自己目前的状态,既不学习,也不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认真的思考,认为只要按上司说的办就行了。在工作中不观察、不动脑,当然也不会主动地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更有甚者,明明看到了工作中的失误和漏洞,也觉得"这不关我的事"、"总会有人发现的,不用我出面"。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长此以外,就会使自己的头脑中充满惰性,摧毁自己思考的动力和创造的活力。 培养自己对工作的热爱,多一点上进心,遇事多看看、多想想,就能更了解自己的工作。我们在工作中,也就会有更明确的目标,不再一天天地混日子。这样,我们在看待工作中的问题时,就能有更清醒的认识。 避免盲目行动 问题本身的庞大和错综复杂,除了会吓退胆小的人,有时也会激起另一些人的"匹夫之勇"--反正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不如试试再说! 然而这就像唐吉诃德把风车当成了巨人--在没有找到敌人的情况下做出了鲁莽的进攻,结果当然无效的,也是可笑的。 盲目行动并不是真正有勇气和积极的做法,相反,盲目行动是逃避困难的另一种方式--因为惧怕问题的复杂性,惧怕动脑子,所以,就用不经思索的行动做出一个"我在尝试解决问题"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