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升值 一片涨声响起来,人民币真的升值了吗?



《中国证券报》报道,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上涨了1.2%。,并不高。这一消息引发网民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反映各地物价上涨的情况,普遍认为CPI公布的数据偏小,不足以信服。

  水电气和房子,柴米油盐和瓜果蔬菜,哪样都是老百姓过日子离不得的生活必需品,近段时间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和油价、教育费用、交通费用噌噌往上涨,好像拉都拉不住。有经济学家出来说了:别急别急,人家国外的价比咱们的可高多了,咱们的物价还有涨的余地。普通老百姓却有些不适应:物价是在努力“跟国际接轨”,可没觉得自己的工资也接上了啊。交了水费电费燃气费,花了药费学费交通费,剩下的票子攒一年可能连半个卫生间都买不起……

  数网民对基本消费品的大幅上涨有意见。有网民称,往年2元多一斤的苹果今年涨到4元多,粮食、蔬菜也有较大涨幅。辛辛苦苦攒钱买的车休了长假,水、电、燃气等资源产品“逢听(证会)必涨”,垄断行业涨价没商量。网民称,基本生存用品不断涨价不利于社会平稳发展。部分网民认为,房价等重要因素都没有纳入CPI计算范围,结果对广大群众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老百姓总是从最贴近实际生活的内容来观察社会的发展变化。

  也有网民认为,人们由于侧重关注市场上涨价的商品,对平价或降价商品的反应则十分微弱或视而不见,这种心态很容易产生错觉,用部分商品的涨幅以偏概全地代替市场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幅度。

  部分网民称,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工资收入没有增加,人们消费能力下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网民认为,国家是否发达,主要衡量标准之一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百姓普遍有意见的主要是:一方面,公共资源行业称“亏损”,产品价格普遍上扬;另一方面,垄断行业工资高出社会平均收入好几倍,影响普通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平在全国物价局长会议上表示,明年将在油、电、水、气、煤、土地等价格方面进行改革。其核心一个字“涨”。据悉,水价到2007年将升至每吨7元,比现价增加两到三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价水”。资源短缺,生产、民生资料涨价是在所难免的,但如此集中地在一年中调整却不多见。电价再升更有点说不过去,三峡工程竣工,电力资源大大改善,有报道说还可能过剩,不降反升是何道理?生产、生活基本资料的上涨预示着物价的全面上涨,国家垄断行业直接受益,老百姓的钱袋将遭又一次洗劫。

  百姓为政府免除农业税、为中西部义务教育免费投入资金竖大拇指的时候,这种消息无疑在人们心头泼来一盆凉水,和着老百姓要得点实惠得自己拿出更多的钞票买单呀。话说回来,不是我们怕涨价,社会发展了,资源减少了,价格上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只见物价涨,不见工资升,我们实在是受不了,凭这点死工资,只好采取:少吃菜来多吃饭;用水“一三五一把,二四六干擦”;取暖基本靠抖,纳凉基本靠手,出门基本靠走;买房计划取消,看病专找黑诊所……

  今年的物价确实涨声一片,食品价格暴涨、出租车调价、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房价居高不下……但多数普通百姓的收入并没有增加,日子感觉过得紧巴巴的。尤其是看病贵,上学贵,买房贵这新三座大山还没有消失的趋势,一般人不仅感受到沉重的经济压力,心理上也背上了不小的包袱。

  看国家经济是否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主要衡量标准之一。我们的国家还不是太富裕,人们对收入的要求其实并不是太高,然而垄断行业产品想涨就涨,这些企业的人员收入过高,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和劳动付出的不合理,造成普通百姓心理不平衡……

    附:工资与GDP

    中国人已经习惯了低工资状况,以至于许多人以为:只要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比别人(同学、朋友)工资高点的工作,就是万幸了。

    低工资的背后是什么?是不公平! 低工资,意味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所得份额过小,留给老板份额和交给政府的份额却过多。这种不公平是整体性的,对社会、对经济的危害是致命。中国现在对外贸的过度依赖,就是一个明证。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指标叫分配率。它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分配率中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所得份额越大,社会分配越均等、公平。

    市场经济成熟国家,分配率普遍都在54%-65%之间,如日本1999年分配率为54.18%,美国2000年分配率为58.31%,德国2000年分配率为53.84%,英国2000年分配率为55.27% 。而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一直偏低,全国平均在12-16%之间,如果再加上工资额30%的福利,则在15-20%之间。自1978年以来,最高的年份1980年为17.09%,最低的年份为1998年的11.91。

年份        工资/GDP     (工资+福利)/GDP

1978        15.70%        20.41%

1980        17.10%        22.23%

1985        15.43%        20.06%

1989        15.49%        20.13%

1990        15.91%        20.68%

1991        15.38%        19.99%

1992        14.79%        19.22%

1993        14.19%        18.45%

1994        14.24%        18.51%

1995        13.85%        18.01%

1996        13.38%        17.39%

1997        12.63%        16.42%

1998        11.87%        15.43%

1999        12.03%        15.64%

2000        11.91%        15.48%

2001        12.16%        15.80%

2002        12.51%        16.27%

2003        12.57%        16.35%

    从地区上看,各地差别也很大,2003年,工资总占GDP比重最高的北京为30%,最低的是江苏,只占7.36%,二者相差4.07倍,而与江苏的人均GDP之比是1:0.52,而分配率却是1:0.24。北京的人均GDP并不是全国最高的,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分配率也只达到12.3%,北京的人均GDP相当于上海人均GDP的69%,而分配率却是上海的1.91倍。

地区        工资/GDP     (工资+福利)/GDP

北  京       30.00%       39.00%

西  藏       21.03%       27.34%

宁  夏       20.61%       26.79%

甘  肃       17.70%       23.01%

新  疆       17.66%       22.95%

青  海       16.27%       21.16%

贵  州       15.43%       20.06%

陕  西       15.27%       19.85%

山  西       15.12%       19.66%

天  津       13.29%       17.28%

云  南       12.78%       16.61%

吉  林       12.75%       16.57%

内蒙古       12.66%       16.46%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 一片涨声响起来,人民币真的升值了吗?
上  海       12.30%       15.99%

黑龙江       12.09%       15.71%

重  庆       11.29%       14.67%

海  南       11.24%       14.61%

广  西       11.16%       14.51%

广  东       11.12%       14.46%

四  川       11.08%       14.40%

辽  宁       10.80%       14.04%

河  南       10.22%       13.29%

湖  南       10.02%       13.03%

湖  北        9.63%       12.52%

江  西        9.58%       12.45%

安  徽        9.09%       11.81%

福  建        8.96%       11.65%

浙  江        8.35%       10.86%

河  北        7.72%       10.04%

山  东        7.68%        9.98%

江  苏        7.36%        9.57%

    分配率除表示社会分配是否公平之外,还反映出社会谈判能力在地区间的差异,遗憾的是这种分配差异并不能真实反映要素提供者对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贡献情况。

    说明:本数据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有关数字计算而得。

  另一篇:中国式的CPI数据幻觉

    中国证券报

  目前中国物价上涨速度较慢,4月份及1-4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都只是1.2%,有的专家还在担心通货紧缩。在他们看来,水、电、汽油、房子、蔬菜等都在涨价中,物价涨幅不可能低。按照网络中流行的说法,这帮人都是“文科生思维”,宁可相信直觉,也不愿意采纳有数据支持的观点。其实这里头也有“屁股决定脑袋”的意思:大伙儿都是消费者,痛恨物价上涨,潜意识中习惯于放大物价涨幅。

  然而,不少经济学家也在质疑CPI数据,认为实际的物价涨幅要高一些。这些质疑包括:一、居民消费数据的覆盖面不够宽,未能全面包含居民的服务性支出;二、居民消费分为食品、衣着、交通和通信、居住等八大类,统计时,各消费类别的权重与现实生活有出入。在解释物价涨幅方面,就第一点而言,似乎没有多少说服力。由于劳动力充裕、就业难,近期没感觉到各类服务(比如,理发、家政服务等)的收费价格在上涨。况且,也没听说各类服务人员的工资有明显上调。

  相比之下,第二点质疑更值得重视。它拥有广泛的市场。基层群众多半都是“粉丝”:“房价都涨了15%,物价涨幅怎么可能只有1%?”一些专家认为,近年来城市居民的大项支出主要是购房、医疗、教育等,在CPI构成中它们的权重被严重低估;所以,尽管这些支出的金额大涨,CPI涨幅却较小。

  统计局觉得冤,又搬出了国际惯例。他们说,编制CPI时,的确没有把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直接纳入CPI的统计范围。依照国际惯例,用居民住房的租金、水、电、燃料、房贷利率、住房维修费、建材等的价格变动情况来间接反映居住消费价格变动情况,这是因为商品住宅同时具有消费和投资功能,在经济统计中,通常把对住宅的投入列为投资而不是消费。

  考虑到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所谓的国际惯例却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中国居民通常认为租房不如买房,购房支出占收入的比重甚高,可以说,房价是中国百姓心目中“物价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房价高,居民未来的支出就会上涨(刺激当前的储蓄),通货膨胀预期也会增加。从这个角度出发,倘若CPI不考虑房价因素,它就不适合充当衡量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唯一指标。

  在经济学中,“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忽视货币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按“国际惯例”,该幻觉通常是指低估通货膨胀率。有人以自己作过计算,月消费支出约3000元,其中,居住约占40%,食品约占20%,交通与通信约占20%,娱乐及服务约占10%,其他(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烟酒等)约占10%。近一年来,北京房租涨幅较小,电价小涨,每月的居住支出增加不到50元;食品中主要是蔬菜、水果价格上涨较大,每月也增加了二三十元;交通费的增加额大于通信费的减少额。出租车价格涨到每公里2元、飞机燃油加价,月支出得增加50元左右。综合起来,“私人CPI”同比涨幅约为4%,明显远高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整体上我们坚持认为近一年来,人民币明显处于对外升值而对内是在不断贬值状态中运行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不应该出现的局面呢?我们认为央行有重大嫌疑.那么对外升值而对内贬值又符合谁的利益呢?是谁在促使这种对国人没有任何好处的局面出现呢?是谁又在为这种错误舆论不断叫好呢????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天天喧嚣人民币对外一定必须升值的业内人士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是装糊度还是真糊度?TMD的,你们有良心吗?还是良心被狗吃了,呵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17962.html

更多阅读

美元升值与中国房价 美元升值对中国的影响

公司原来的同事小徐最近赋闲在家,他性格开朗,对生活对事业永远保持着乐观的情绪,再加上刚刚喜获麟儿,所以也乐得在家相妻教子,不问世事。但是最近一向乐观的他却遇到了一点儿烦心事 —— 那就是美元升值了。按说美国的钱升值了——虽然目

常一娇 李晓楠洛诗出狱了吗

常一娇编辑常一娇,原中国华东第一车模,国际顶级改装界奢侈品Forgiato轮毂亚洲区形象大使。曾任韩国当红亚洲女子组合RANIA中国籍队员,现已回国发展。中文名 常一娇外文名 YIJO别名 一猪国籍 中国出生日期 1987/6 /16职业 模特,演员,在韩

阅读题《种一片树叶》 我是一片树叶作文

种一片树叶  埋下一片树叶,固执地相信它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便是儿时最美丽的梦。  我4岁那年的秋天,枯黄的叶子从高高的树枝上飘落,正在院中玩耍的我俯身拾起一片,觉得很美。玩赏了半天,我忽发了一个奇怪的想法:这个曾经是树

为你好,真的好了吗? 有一种伤害叫为你好

为你好,真的好了吗?在这个社会中有太多的“为你好”。父母的关切、朋友的关心、政府的关怀......他们都在“为你好”。这个“为你好”,你真的好了吗?回答前不妨低头想一想。亲情,是无私的。父母对你时刻的关心,教育你如何做人,都是

一图读懂蚊子 【蚊子爱裸女】董酒,你真的懂了吗?

第九十二届糖酒会终于落下帷幕了,本年度白酒行业真的没有什么看点。去年还有小酒的满天飞和珍酒的大坛妹关注狂潮,今年春糖虽然白酒厂家也蛮拼的,但是忙着作死的也不少。   说到作死的白酒企业,我不得不要说一下董酒,可以说这是当前

声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 一片涨声响起来,人民币真的升值了吗?》为网友英雄奶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