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邮政金融经营效益的有利条件
一是邮政与储蓄共同使用网点人员,有利于提高变动收益。目前,邮政储蓄业务与快递业务、集邮业务构成邮政企业的三大支柱,在邮政储蓄业务与整个邮政业务存在着严重的财产共用、人员混岗,特别是广大网点储蓄与汇兑业务混合经营、一人双岗、储蓄汇兑一肩挑的大背景下,邮政储蓄业务发展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出。
二是邮政储蓄资金营运空间扩大,有利于提高资产收益水平。当前,邮政储蓄资金营运空间比以为明显扩大,既可转存人民银行,也可自主用于购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及其他债券,还可以在银行间市场拆出。
三是低效益邮政储蓄网点较多,网点重组增效的潜力较大。当前,全国办理邮政汇兑的网点已达47400处,汇兑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且绝大部分在乡镇和农村,不少小城市邮政储蓄网点和绝大多数乡镇邮政储蓄网点处于亏损状态。如果对低效益邮政储蓄网点进行撤并、搬迁、改造,精减哪些亏损网点、低效且无发展潜力网点,将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经营资源移位到储蓄资源丰富、中间业务市场广阔的城市区域,努力做大做强城区网点,那么,邮政金融提升经营效益的空间将十分广大。
2、提升邮政金融经营效益的不利条件
一是邮政储蓄转存央行资金利率逐步下调,对提高资产收益水平起着抵消作用。中国邮政储蓄资金的转存价格是由人民银行确定的,由于转存款利率长期定在过高水平,2003年7月31日前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存款的存量部分,其利率虽然是在下调之后仍然高达4.131%,但2003年8月1日开始,人民银行已将邮政储蓄转存款新增部分的利率,调整为与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往来户存款的利率相同,即下调为1.89%,同年12月21日开始又下调到1.62%。况且,2003年7月31日前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存款的存量部分,其利率还将逐年下调,最终过渡到与增量部分执行相同的利率政策。
二是传统服务与追求效益的矛盾,制约着邮政储蓄经营效益的提升。邮政储蓄部门以往把储蓄市场拓展的主要力量放在县以下农村区域,依靠“四千四万”(即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道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等粗放经营、低层次经营、高风险经营、亏损经营(目前处于亏损经营的邮政储蓄网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来扩大储蓄存款总量。可是,在储蓄存款资源特别丰富、吸储经营附加值很高的城市,邮政储蓄却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经营要素投入严重滞后,网点短少且设施落后,增长极培育明显不力,以致在城市区域储蓄市场竞争中实力处于显著劣势。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偏差,势必制约着将来邮政储蓄的快速、高效和持续发展。
三是安全经营与追求效益的矛盾,制约着邮政储蓄经营效益的提高。从业人员变动频繁,业务素质、金融法规意识相对较差,难以管理;一些储蓄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淡薄,内控制度和机制不健全,高息揽储;基本设施投入不到位,安全防护能力差。面对网点多、规模小、风险大的现实,增加人力和物力投入,加强基本设施等安全保障硬件建设,将会直接提高经营成本水平;不增加基本设施等安全保障硬件建设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又会加大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引起风险损失等或有成本水平上升。
四是资金配置力弱,不适应资本经营需要。邮政金融部门以往把绝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集中用于拓展储蓄存款市场,从来没有制定过有关储蓄资金的金融配置运用操作规程,更没有从事过储蓄资金的金融配置运用的实践操作。然而,如今人民银行已经从政策制度上打开邮政金融部门配置营运储蓄资金之“门”,并且大幅度降低新增储蓄存款的转存款利率,以引导邮政金融部门积极对储蓄资金进行金融配置营运操作。但是,令人焦急的是,目前邮政金融部门既没有储蓄资金的金融配置运用操作制度规范,也严重缺乏从事储蓄资金的金融配置运用操作的专门技术人才,更没有科学合理、灵敏高效的储蓄资金运用的经营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