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赚钱小窍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赚钱智慧》
对同一件商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核算,会让你对消费的价格、商品的价值把握得更透彻。下面的例子估计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2002年世界杯的时候,球迷小Q为了看球,并不富裕的他花470元买了一台21英寸的二手彩电。可是世界杯后不久,因为工作被公司调到青岛,所以小Q不得不退房处理自己添置的家具电器。这下可让小Q犯了愁,因为他在买东西卖东西方面几乎是个"生意盲",平常连为自己买衣服都得女朋友拿主意,更何况这些价值难以估算的旧家具旧电器呢? 小Q想着尽快把东西处理掉,于是他傻傻地盘算着:房东是个不错的选择啊,又好说话,又省得搬来搬去,150元可以卖给他!谁知道这个想法一说出口,马上被女朋友疾言厉色"否决"了! "什么?150块?起码得300块!"小Q没有说话的资本,只好讪讪地赔着笑脸。 但是万一房东不要了呢?无奈之下,小Q想起经常搬家、经验丰富的好朋友小F来,忙打电话求教。小F果然是个中老手,他听了一下情况后,就侃侃而谈地为小Q分析: "如果房东的出租屋有了这台电视,加上原来的厕所和热水器,基本设施就比较齐全,房东可以提高房价获得额外的房租收益。你刚去时房租150元,修好厕所后160元,现在有了电视,房租应可提高至180元,而这台电视正常情况下还可使用两年,那房东为买电视付出的成本可获得480元的收益,所以你的开价应以480元为计算依据。当然综合分析也是达成这笔买卖的最好成绩理由。" 小Q听了这一番分析后,胸有成竹地跟房东交涉,果然顺利地以280元的价钱将这台电视卖给了房东。女朋友听说后,也不得不举手佩服。 从这件事中我们自然可以看到:第一,整体的效益要大于个体效益的简单相加;第二,无论买东西还是卖东西,应该加强量化的意识,我们往往习惯凭感觉判断,缺乏具体分析和精确计算。其实很多看似简单的东西是有章可循的,如果在日常消费中有意识的多量化,那会使我们的消费行为变得更科学、更理性。

其实卖电视这件事还有另一种计算思路:假设开价A元,已使用5个月,那这5个月的使用成本为470-A,月成本(470-A)/5,这可以看作我以月租金(470-A)/5租用电视5个月,如果租金是合理的,那开价A也就是可以接受的。 专家指点:从多个角度对产品进行分析,有利于对商品更深入的了解。这样,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就不会光凭自己的感觉,而会从总体的利益来进行冷静的思考,就会更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