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商界钜子给年轻一辈的事业箴言:卓越之道》
3.不断充电 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同样,人也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走出校园并不表示教育阶段的结束,而是标志着另一种学习的开始。除了在工作中学习各种技能以外,我们一定要留出时间来给自己"增值"。 有的人在工作以后,或者想着如何晋升,过得更舒服,或者只是安于当前的状况:挣钱,然后享受生活。当他们对知识不再有需求,不再有一种渴望的时候,他们就只能停留在原地了。纵然会有所谓的经验积累,工作磨练,在事业上也可能会有所进展,但是失去了求知的态度和动力,人生不可能达到新的高度。
![第29节:创业人生(1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7394073703.jpeg)
不管是假期,还是工作中的各种零碎的时间,我们都可以用来补充一些新的知识;在各个时期,我们要有一种不断追求知识的动力和态度,才能不断进步,充实自己。 ●很高兴你问道:"您一直追求对知识的广泛积累,不断学习。包括您创立绿色和谐书院,邀请众多的学者与大师前来讲学,而且讲学的内容不仅包括经济学,投资知识,而且涉及到古典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各个方面。那么您在工作中,以及创立自己的事业以后,面对众多的事务,您是如何安排学习、自我充电的时间呢?" "学习求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态度。由于在学校我们主要的目标就是学习,所以不管是自觉还是非自觉,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花在学习上。而到了工作中,没有了固定的时间安排,没有了固定的课程,也没有了固定的地点,学习不再是日常的事。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种主动学习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事务,我们就停滞不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一种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态度与习惯,每个星期能安排固定的时间来自我充电,每天的一些零星的时间也可以好好利用起来。同时对学习要抱以一种更广义的理解。并不是只有坐在教室里看书,听老师讲课,拿出专门的时间读外语,复习考试等这些才叫学习。我们为什么会说话,会走路,为什么知道如何去品味美味佳肴,去玩各种游戏,去参加各种运动--是通过学习而掌握的!对新知识的渴望,对新技能的兴趣,都是人类喜爱学习的天性的表现,而人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是大众对学习的狭隘理解--上学看书考试--让我们认为学习是一种任务化,甚至是单调乏味的行为。 所以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抱以一种广义的理解:我们知道新的信息,掌握新的技能,都是学习的过程,而且这也是一充满乐趣,贯穿一生的过程。在工作中,我们把完成各项任务本身就可以当作一种学习,除此以外,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学习方式,看书。第三,我们要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管是专业技能,还是知识眼界,任何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关键是我们能不能虚心发现别人的优点,向他人学习。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这样一种主动学习的心态,那么不管在什么地方,从是什么样的工作,他都能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 ●"您在1992年第一次创业时并没有成功,之后您又重新回到学校学习,重新开始工作,直到10年以后,2002年,您第二次创业,建立大连至善投资公司,两次创业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那么您认为在这10年当中,除了机遇,还有哪些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您第二次创业的成功?在这里您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呢?" "两次创业,我觉得最大的不同是第一:对目标的信念;第二,人生的阅历。 创业是一个从无到有,面对各种困难的过程,有坚定的信念与意志才能让我们战胜一切,走向成功。这十年的磨砺,让我进一步看清了自己的目标,也坚定了我的信念。虽然两次创业的环境与经历不同,但是我始终坚持着以绿色和谐为目标。 同时在这十年间,我重回校园读MBA,然后到证券公司工作,参与企业改制、重组、上市、创业投资、战略策划等各种类型的工作。不论在事业上,还是在人生上,这段时间的经历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阅历。使我更清楚地看清事物,也进一步认识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