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想要给列位看官讲述一个关于中国商业银行们的心情故事。看似欢喜庞大的中国商业银行们,面对中国眼下的房地产,内心确实有点烦,心情确实很“郁闷”。有的银行人甚至私下说,看到房地产头就大。细细品味,说来也是。
一是接着去年的“国八条”今年又出炉“新国六条”,实施细则也已见分晓。举国上下几乎都剑指热疯了的房地产,眼看治理房市新政就要发挥作用,房市真要跌下来,银行们的手就给石头压住了。
二是银行本身由于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与销售按揭中权力资本的介入,埋下诸多腐败隐患,弊案连连曝出,金融界一片惊慌。仅仅在6月上旬的几天里,先曝出上海浦发银行发放问题贷款32笔被骗贷1.26亿,银行沦为“超级房奴”的猛料(《市场报》2006年6月9日),接着又抖出交行河南沈丘县支行1.46亿银行承况汇票诈骗案,之后又传出交行沈阳分行2亿资金被骗案。其实,不到半年时间,已经查出6起包括假按揭在内的亿元以上的银行诈骗案,涉案金额多达几十亿元。(《2亿元诈骗案触动交行已启动应急机制》2006-6-12,北京现代商报)没有人敢保证,在往后的日子里没有类似的事件浮出水面。
虽然社会公众也都对眼前发生的事件愤懑不已,但却远没有银行们自身的那种焦灼不安,引起那样的惊恐。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这里有一个公开秘密,一个关于中国房地产游戏中的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暗语。那就是银行于房地产业是一手托两家:一边给房地产开发商贷款,让他们盖房多多地盖房,另一方面又给购房者按揭,让他们买房买了再买。它们成为了供给的创造者,同时又是需求的创造者。那末,整个房地产的供给与需求大抵都由商业银行出钱打造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它们自己导演的一场闹剧。最近,有网友将中国特色的这种现象称之为“狗咬自己尾巴”游戏,算是入木三分。
请看事实:
据去年一份资料显示,截止二○○四年,中国的银行业的17万亿信贷资产中约有一半的资产是以房地产的形式或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形式存在的,可以说,房地产价格的走势将直接影响到金融资产的质量,也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指出,房地产开发资金中使用银行贷款的比重在55%以上。(《人民银行:55%以上房地产开发资金来自银行贷款》,2005年08月16日新华网)这一数据,验证了此前舆论普遍猜测的房地产开发资金大部分源于银行贷款的判断。房贷在去年并没有因为“国八条”的限制而有所收敛,截止2005年底,房贷多达3.07万亿,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14.84%。(《房地产调控软硬之间》2006年6月16日 第一财经日报)。
银行给购房者的按揭贷款的增量是房屋购买资金的主要来源。2003年银行给购房者的按揭贷款余额增加了大约5千亿元,同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实际完成金额不过1万亿元,而商品房的销售金额则远远不足1万亿元。银行贷款提供的这些过量的购房资金使商品房的销售快速增长,也鼓励了商品房价格的上涨。还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通过外资银行流入的境外资金投机性购买商品房,对上海等中心城市的房价上涨起了极大的作用。房地产贷款存在风险。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不良率较高;另一方面,虽然个人购房贷款的不良率较低,但随着未来房屋税收政策的逐步到位和物业管理费用的提高,购房者的还款能力可能受到影响,按揭贷款必将出现风险。据最新资料显示,截止2005年底,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84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8.9%。(《房地产调控软硬之间》2006年6月16日 第一财经日报)。
这就难怪了,银行不仅一手托两家,近乎自导自演中国房地产的大戏,而且,有如此巨大的资金压在房地产盘上,去年的数据显示是3.07万亿元的房贷加1.84万亿元的按揭,共4.91万亿元的大钱。难怪行长们,如果不是两眼直盯房地产,那一定是一只眼睛始终不能离开房地产。如今,银行们的心脏随房市的涨跌而七上八下,银行们的心绪随国家宏观调控而飘浮不定。由于房地产引发的风险对于他们来说,可是真真切切真真在在的。
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为产业发展自身原因带来的风险,二是因为权力资本介入而雪埋的风险。
作为资金的供应者银行,在房地产业中它们提供了如此巨大的的资金,而且是买卖双方一齐供应。那末以下结果它们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房地产业的红与黑直接就是银行业的红与黑。房地产火爆,房价飚升,就等于他们业绩飘红。房地产被到打压,已经铺开的开发摊子不能为继,房价下跌,就等于银行扔出去的钱不能如数返回,在房地产上被黑了多少钱,大体就等于银行被黑了多少银子。
进一步分析,之所以有大比例超过其它产业的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一定有它不平凡的地方。后来被揭发出来的大量犯罪事实一再证明,那是权力资本暗中参预的结果。我们这样说,是以接二连三的金融犯罪案例为实证的。君不见,全国每年的成千上万起经济贪污,行贿受贿,金融巨贪,那一起没有银行的贷款参预其中,那一起没有权力资本参预其中,那一起没有违法乱纪参预其中?银行公权资本化,在房地产贷款中寻租获利,最终也给贷款埋下了资产劣化的种子。“空手套白狼”、“四两拨千斤”就是权力资本在银行的原创,曾为房地产开发立下汗马功劳;至于骗贷、假按揭之类事件,更是司空见惯。
如果真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了,由此引发的金融风险将是灾难性的,将引发中国金融史上的大地震、大海啸。我不知道央行有没有关于中国房地产崩盘的预案?但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应对仍为我们提供了可资源借鉴的榜样:“七成按揭指引、低利率、普遍家庭有两名成员作为经济支柱、市民储蓄率高、银行资本充足比率高,以及香港按揭证券公司的设立,均有助于香港过去在楼市逆转时,仍能保持金融稳定。”(《楼市泡沫破裂仍能金融稳定任志刚披露香港经验》中国新闻网2005-10-7)
知道了中国房地产游戏的公开秘密,知道了银行一手托两家,知道了在房地产开发上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资金来自银行,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了目前银行的命运与处境:一头颤栗于地产薄冰上的庞然大物。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庞然大物什么时候会陷入深渊,但我们知道这种危险是现实存在的,有时甚至可能是十分危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