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了一年的新股融资在今年5月份破题,5月25日,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刊登招股说明书,成为全流通后第一只发行的股票。随后,各种融资风起云涌般浮上水面,原先的再融资“三步走”,在最重要的新股IPO中,几乎成了独角戏,不停的新股发行,让另两项再融资政策退到墙角,激不起一丝波澜。
短短不到半年时间里,光IPO融资就达到上千亿,发行速度犹如脱缰的野马,拉也拉不住,从所谓的试点,到愈演愈烈之势,从一周一家,到6月的一周五家,不乏上百亿融资的中国银行,期间市场因为超大盘股上市,经历了暴跌,可是重新上涨后,又不停发行新股,本周又是创纪录地一周6家公司缴款。这不禁让人感到担忧、心寒。按照这样的速度和进度,市场不仅将面临新股流量大跃进所带来的交通拥挤问题,而且市场基础的可承受能力也将面临新的考验。
自6月初新股发行重启以来,市场就再也未能摆脱震荡调整的走势,期间更是两度出现多年不见的暴跌行情。新股发行速度屡屡超出市场预期,投资者对于未来市场走势难以形成稳定预期。
股市发展史上,新股发行方式先后有过多次改革,但最后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这一次新股恢复发行,虽然是一次全流通IPO,却偏偏没有按照市场原则对发行机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反而有如2001年牛市即将破灭时那样,发行股票向大资金倾斜,重新“打造”出一支“打新大军”,问题百出也就不奇怪了。用利益倾斜的方法引诱打新族来支持大盘股IPO,是以牺牲市场的利益公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这也是给市场带来不稳定的危险因素之一。
正像历史上历次新股大扩容所引起的重大调整一样,受 伤最重的往往是大多数的散户投资者。没有资金力量的散户,只能在新股上市的时候加入炒新族的阵营。未受其益,先蒙其害,往往是火中取栗的追新族无法摆脱的宿命。没能成为中签者,便只能作为“轿夫”,在二级市场为中签者抬轿了,刚到手中的接力棒随即成了甩不掉的烫手山芋。当爆炒之后的新股开始价值回归经历惨痛暴跌之时,接过“烫手山芋”散户就是事实的“套中人”,作为存量股票最忠实的看门人存在,实际上是最为无奈的“守墓人”。新股扩容的无度泛滥,散户的无奈套牢,埋下了形成对大盘几近崩盘的致命性打击的“炸弹”。
新股在上市首日遭遇哄抬,必然造成上市当日股价高开高走,没有筹码的只能用高昂的代价抢筹,这大大增加了他们打新所获股票的一二级市场利差空间。利用炒新的机会,其实就是二级市场为一级市场买单。打新和炒新的利益背离,对二级市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它大大加大了新股对市场资金所产生的挤出效应,令二级市场欲振无力。此外,也造成了市场价值评估体系的混乱,新股定价混乱,无法找到一个公允的价格,长远会影响A股市场的定价能力。
发行优质新股,并不违背我们的大好愿望,理由也有成千上万条。但是,IPO的贪大求多终究容易令市场失去平衡,让市场变得重融资、轻投资,又重新使证券市场走入以前的旧路。在目前这种发行制度下,新股上市得到巨大利益的只有一级市场,受伤的永远是二级市场的散户,中小股民;们无法通过一级市场尝到新股的盛宴,就只能到二级市场去哄抢,当打新族满载而归的时候,在高位买单的追新族受T+1的交易规则所限,只能眼巴巴地束手就擒,成为套牢一族。这样地循环下去,二级市场永远就是套牢市场,鱼泽而竭,股票市场又走入一个死胡同。
贪婪是最大的敌人,上几月股市的暴跌,就证明:IPO的贪心不改,必然引起市场的恐慌。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的打新和股改前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不公平的利益分配造成了同样不合理的利益趋势。当这种趋势成为普遍之时,证券市场2005年以来,辛辛苦苦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得来的相对“干净”市场,有可能灰飞烟灭,再度陷入沉迷。
新老划断事实证明不可怕,大盘股、超大盘股上市不也被我们轻松接纳,“航空母舰”照样在A股市场下水,可是这样的发行方式,实在是在谋杀股民们的财富,助长不公平、不合理的大资金。另外,又是在重复老路,纵容上市公司的圈钱,无节制地满足其胃口。确实让人担忧,刚刚恢复元气的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