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永远有效的财富圣经 :犹太富翁的赚钱课》
当时,正值第23届奥运会的举办前期,尽管美国政府和洛杉矶当局早就表示过担忧,也进行了一些准备,可糟糕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观,甚至于到了后来竟然面临停办的危机。 美国政府和洛杉矶当局早已束手无策。怎么办?难道真的让本届奥运会停办不成?就在这个危急关头,美国著名影视导演戴维·沃尔帕想起了一个救场的绝佳人选--彼得·尤伯罗斯。尤伯罗斯究竟是何许人,为什么沃尔帕对他充满信心呢? 提起这个人,真可以用"非同一般"来形容。他从事旅游生意16个年头,不仅是当时美国旅游业的大鳄,而且在他担任美国第一旅游公司董事长的这段时间,将旅游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跻身前三甲的行列。更重要的是,尤伯罗斯的个人背景也相当强势,同美国各大航空公司、旅游饭店、百货公司等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虽说尤伯罗斯倒也算是一个最佳人选,但奥运会毕竟从来未曾交由私人承办过,因此,是否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他来完成,就连奥组委心中也是七上八下,颇为犹豫不决。可进一步恶化的事态却不容他们再仔细斟酌,为了能让奥运会的火炬传下去,奥组委也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让尤伯罗斯来担任本届组委会的主席。 其时,奥运会陷入的绝境以及它的"惨淡"历史,使得当时的人们对尤伯罗斯的这种举动非常不理解。他们不明白,尤伯罗斯为何偏偏要趟这池浑水?
![2012奥运会金牌榜 第3节:前言 奥运史上最大的一枚金牌(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65871035483.jpeg)
当然尤伯罗斯并不是傻瓜,他之所以敢接手这份工作,完全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做出的。他发现,虽说组委会没有办公室,没有工作人员,甚至都没有自己的银行账户。但凭着商人的直觉,他已经隐隐感到:本届奥运会绝对是一次赚钱良机! 1979年3月1日这一天,尤伯罗斯正式走马上任。上任伊始,他便提出"自筹资金、不要政府补贴"的大胆口号。在此之前,尤伯罗斯已将自己的旅游公司股票以1 060万美元的价格卖掉,利用这些钱,他开始招募奥运会筹备人员。随后,他自己又拿出1万美元,在银行开立了账户,并为组委会租了临时住处。就这样,前前后后忙活了将近两个月,他们才在库尔沃大街有了自己的办公室。 为了筹措资金,尤伯罗斯决定将奥运会商业化。在他看来,像奥运会这样的世界性盛会,对于美国各大厂商是颇具吸引力的,因此他不但将赞助价码提得很高,还同时附加了对商业广告范围、区域的硬性规定等苛刻条件。果真不出他的预料,尽管条件如此苛刻,美国本土的商业巨头们还是蜂拥而至。 就在人们以为尤伯罗斯会全部接纳这些赞助商时,他又出惊人之举:赞助单位名额只限30个,多一个也不要!同时他还规定:每个赞助单位至少要出资400万美元,而且同行业厂商只选一家;作为赞助单位的厂商,应对发展美国青少年业余体育承担长期的义务。 也许是这些苛刻的条件刺激了赞助商的热情,抑或是奥运会对各大厂商的诱惑力过于强大,这些商业巨头不但接受了尤伯罗斯的全部条件,而且简直是踊跃签约。仅此一项,尤伯罗斯就筹集了1.17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