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全球最大主题连锁酒吧:像童话一样生活》
第八章为目标做十二分努力 名人名言 努力不懈的人,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 --海格门斯顿 导语 已经是凌晨三点了,回到住处通常是倒头便睡,每天正常的休息时间也就三个小时,然后他便见缝插针的打个盹,有的时候简直就快觉得自己支持不住了,周日是唯一可以多睡上几个钟头的时候,但是他必须看比别人更多的书。 本章标题 瞄准前沿 知识,还是知识

尊严面前没有妥协 第一节瞄准前沿 阿伦故事 阿伦需要从北京转乘机去一个陌生的异国。 飞机经由香港转机到达新加坡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新加坡的机场很大,各国肤色的人群搀杂其间让人有种迷离的感觉,一切显得那么不真实,但阿伦的思想和感觉却在慢慢的复活,无论如何,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林总专门从吉隆坡开了那个不知名字的日本车过来,新加坡真的不大,车子路过肯特岗的时候,林总指着那所学校对阿伦说,看到了么,就这个圣淘沙滨海公园对面的半山就是你将要生活几年的大学了,我想这对你的一生也许真的会是一个改变。 后来阿伦想了很久才回忆起这条街区的名字。在他的记忆里,这就是他最初的新加坡。 阿伦住在蒙斯丹利一个位于平民区的小型公寓里。房子虽然破旧,但还温馨,阿伦知道因为贵阳地产公司的事情林总最近心情并不是很好,所以他还能来接自己真的让人很是感动了! 新加坡的酷热开始的确让人备受折磨,因为有了李先生的引荐,系里的各方面都待阿伦礼貌周全,面试是简单和务实的,理论和基础面涉及的很少。 传媒专业负责的主要是秦信池老师,听着他谈论以往在新闻上的经历频频点头,他感觉还不错。 《星报》那边也去了,校对车间的主管是一个40来岁的中国内地人叫金帅,其实一点也不帅,满脸的冷峻,甩给阿伦一本专业用书,拿起来一看阿伦就头晕了,全是繁体中文,他想自己必须尽快的熟悉这些繁体字。 这份工作真的来之不易,如果不是李董的影响力,连工作准证都很难办到,所幸的是这份工作的薪酬已经足够应付他的学费,而且阿伦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居然每年还可以挣下接近6000坡币,比在国内一年的收入还要多。 明确这一点以后,阿伦的劲头又被调动了起来,那些枯燥的繁体字也一时间变得可爱了起来。 开学的那段时间非常忙,它的教学模式和国内的大相径庭,阿伦一口气选了11门课,他渴望尽快的完成所需的学分,尽快的毕业。 很快他发现一个更有趣的事情,学校有一个专业的学生特有钱,而且用中国的话说呢,就叫特牛,同学们经常提到新加坡有些政要的公子千金,居然都学的那个专业,叫做MBA,当时对于"工商业管理硕士"这个概念还很新鲜,后来更加注意了解这个专业的相关信息,阿伦一下子被迷住了,这一专业的毕业生无一例外的在大的全球性跨国公司做中高层管理人员,每年有着令常人不敢想象的高薪。 但最大的问题是学费极其昂贵,比阿伦现在的学费要高出四倍,而凭他现在的薪水还差距很大,最后他还是同秦信池谈了自己的想法,秦老师告诉他MBA在新加坡都是一个比较前沿的专业,非常好,可以培养综合能力极强的高端人才,如果阿伦希望转系他一定会鼎力相助。 下定决心以后阿伦试着同母亲联系,母亲很开明,但是要从家里拿什么钱出来肯定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情,哥哥才买了房子,自己贵阳的那套房子如果万不得已就把它卖掉! 阿伦给吉隆坡的林总通了一个电话,话说的很委婉,但林总一下就明白了,他建议阿伦先可以再找份工作,然后通过他的朋友帮阿伦联络一下华人商会的贷款或助学金,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他可以打李先生这张牌,多年以前阿伦还不理解为什么林总只字未提借钱给自己?直到后来他才理解到,如果人与人要保持最好的朋友关系、最好不要发生金钱借贷的关系! 阿伦因为有劳工证并且价格开的很低所以老板们大多喜欢用他,他很快在一家餐馆兼了一份打杂的工作。 工作时间是下午6点到晚上8点,而8点30必须赶到报社,有的时候中午他会给学校附近的一家批萨店送一些外卖,这样阿伦一下子兼了三份工作。 林总的电话一周以后来的,带给阿伦的还算是好消息,一家商会组织愿意贷款,但条件是必须把毕业证书押在那里,如果不能如期还贷就必须给商会工作一定的年限或者归还贷款后把毕业证给他,办理的手续必须由学校对毕业证担保,同时必须提交注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