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基础理论+趋势分析+操作实务:国际商务入门》
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我国与对方国家谈判的只是如何降低关税的问题,而增值税和消费税是国内税,不容谈判。关税降低之日,一定是消费税提高之时。2006年,进口奥迪A8轿车的到岸价格约100万人民币,我国进口关税税率整车为25%。奥迪A8的排气量在4.0以上,消费税是20%。增值税是17%。按上面公式可算出,奥迪A8的国内售价在188万以上,增加了80多万的费用。而我国原来进口轿车的消费税,最高税率仅为8%。这就是汽车关税税率降低,但价格却上升的原因。 目前有三种办法可以既保持汽车的稳定进口,又保护国内汽车产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一是对汽车品牌的销售管理。生产企业如奔驰公司,只有授权给企业销售才能出售其汽车,否则不允许销售。第二是进口轿车落地完税制度。进口轿车原来可以放在天津保税港,在国内找到买主后再交关税,现在则要一次性落地完税。第三是主要针对进口轿车失控的办法,该办法我国至今还未采用。如2006年规定我国进口轿车不能超过22万辆,若11月份就超过此数字,12月份也允许进口,但只能到下一年度才能上车牌。一旦一个国家进口轿车失控,可以随时采取这种办法。 目前欧美在我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的管理办法上存在争议。2006年7月1日之后,我国进口轿车整车的关税税率为25%,零部件为10%。具体做法是进口的零配件在海关先不交税,运到合资生产线上进行组装,如果整车国产化配件达到40%,其余部分按10%交税;如果国产化配件不到40%,就得交25%的整车税。这项措施引起奔驰公司的激烈反映,因为奔驰在我国国内的汽车配件采购达不到40%,它从国外进口的配件都要按25%的税率交关税。欧美与我国反复磋商未果,最后把我国告到了世贸组织。 2005年我国取消对进口轿车的配额,进口轿车16.3万辆,出口17.2万辆,首次出现出口汽车多于进口的局面。2006年我国出口汽车34万辆,进口20万辆。我国汽车产品会不会像家电产品一样,重新建成一个湮没全球的中国全球式出口产品?现在全球汽车生产企业都把我国当做最后、最重要的大市场,这种情况还是有可能的。
![第16节:国际商务的关税问题(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155172697515.jpeg)
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征收关税对一国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对进口国消费者的影响,它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量不得不因价格上涨而减少;另一方面消费者即使不用较高价格购买进口商品,也要以较高价格购买本国同类产品。 其次,关税可以增加进口国政府的税收收入,这些收入是进口国政府提高关税的直接动力,但这些收入完全由本国消费者负担。 再次,关税保护了进口国国内与进口商品竞争的部门。关税所带来的高价格,必然会使一部分消费者放弃进口商品转而选择国内同类商品,这将促进本国同类商品的销售。 最后,征收关税会引起进口国内的再分配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从理论上分析,征收关税必然使消费者的收入转移至生产者,征收关税后,生产者与政府的收入都增加了,消费者的收入反而减少,而且消费者的损失要比本国生产者与政府所获得的收入还要多,这部分损失是没有任何人能够获得的。因此降低关税,虽然生产者与政府的收入会减少,但对消费者而言是福音。 征收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